10月22日下午,随着最后一场比赛落子收牌,四川省首届职工运动会智力类比赛在自贡圆满落幕。在三个比赛日里,来自全省各地的40支代表队、379名职工运动员齐聚一堂,经历了从“智力比拼”到“心智淬炼”的难忘磨砺。
这场由四川省总工会、四川省体育局联合主办,自贡市总工会、自贡市教育和体育局承办的智力类比赛,不仅是一场脑力的巅峰对决,更是全省职工文化素养与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示。与田径赛场的速度角逐、球类赛事中激烈对抗的场面不同,智力类比赛的赛场静谧无声,却暗流涌动。选手们于方寸棋盘间排兵布阵,在纸牌交错中运筹帷幄,无声处尽是战略与战术的交锋,每一步落子都闪耀着智慧的火花。
多元项目聚活力 职工智力竞技“舞台”焕新彩
为满足不同职工群体的需求,本次智力类比赛设置了围棋、象棋、桥牌三大传统智力项目。其中,围棋、象棋分个人赛和团体赛,桥牌则仅设团体赛,形成了“全年龄段覆盖、多层次参与”的赛事格局。各项目均邀请专业裁判团队执裁,确保了赛事的专业性与公平性。
围棋赛场上,选手们沉着冷静,在黑白子的交错中展现着“全局观”,每一步落子都关乎局势走向;象棋桌前,“马走日、象飞田”的传统规则下,选手们时而“弃车保帅”,时而“声东击西”,上演着一幕幕精彩的攻防转换;桥牌赛场更是考验团队协作的“战场”,搭档间通过默契地叫牌与出牌,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共同争取胜利。
赛事严格采用最新审定的《中国围棋竞赛规则》《中国象棋竞赛规则》和《中国桥牌竞赛规则》,全程使用电子计分、智能洗牌等技术手段,确保了比赛的公平公正。围棋裁判长、国家级裁判王榛在点评时说道:“本次比赛筹备工作完善,各项组织安排充分,职工运动员整体水平较高,甚至达到了半专业化的水平,他们都是来自全省各地的高手。”象棋比赛项目裁判长陈旭也表示,参赛选手对规则的熟悉度、对战术的理解深度令人印象深刻,“不少‘民间高手’的实战经验不亚于专业选手。”
“能和全省的高手同台竞技,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比起输赢,这份对智力运动的热爱和尊重更重要。”自贡市职工代表队的桥牌参赛选手陈沁道出了许多参赛者的心声。
青春力量添活力 女性选手成智力赛场“新风景”
从参赛选手结构来看,本次智力类比赛呈现出“中老年占比高、男性选手为主力”的特点。据统计,379名选手中,40岁以上的选手占多数,而女性选手仅有8位。然而,在这片以沉稳为主基调的赛场上,年轻选手与女性选手的亮眼表现,为传统智力竞技注入了别样的活力。
省直机关职工代表队作为此次围棋团体赛冠军队伍,其“青春活力”尤为突出。这支平均年龄32岁的团队,队员多为机关单位的“笔杆子”“技术骨干”。参赛选手罗汉卿介绍,团队成员虽非专业棋手,但凭借对围棋的热爱自发组织训练,利用业余时间线上对弈、下班后线下复盘,“大家在训练中总结经验教训,通过不断的交流和反思来提高团队的整体水平。”
女性选手的参与同样引人注目。李芊峄是四川岷江港航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一名职工,也是本次围棋项目中唯一的女棋手,代表四川省交通运输系统职工代表队出战团体赛,她说:“通过这个‘舞台’展现了咱们女职工的风采,也期待在未来的比赛中能与更多女选手同台竞技。”而桥牌项目中的7位女性选手,则用细腻的观察力与默契的配合证明,性别从不是智力运动的限制。
“女性选手的加入让赛场更丰富,也让我们看到智力运动的包容性。”赛事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优化项目设置与宣传推广,鼓励更多年轻职工、女性职工参与,让智力运动的“舞台”更加多彩。
棋局之外悟成长 智力运动赋能职工发展新活力
智力类比赛的意义远不止于赛场内的胜负,更在于其对职工工作与生活的“赋能效应”。参赛选手王润生表示,智力运动培养的战略思维、抗压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正潜移默化地提升着自己的工作效率与生活品质。
对众多参赛选手而言,备赛与参赛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能力升级”。围棋、象棋的布局规划培养了战略思维,面对复杂棋局时的冷静分析提升了抗压能力,而桥牌的团队协作更强化了沟通与信任。
“在备赛和比赛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应对压力和挑战,也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这些能力对我在工作中处理复杂问题非常有帮助。”来自成铁局职工代表队的象棋选手张翼说,未来将把这份沉稳与智慧带到工作中,继续为铁路事业贡献力量。
本次比赛不仅是一次竞技,更是一次职工文化的“播种”。“通过智力运动,职工在‘静’中沉淀思考能力,在‘竞’中激发进取精神,这些软实力最终将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赛事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随着颁奖仪式的举行,四川省首届职工运动会智力类比赛画上句号,但职工智力运动的热情已被点燃。正如一位参赛选手所说:“棋盘上的胜负会淡去,但思考的习惯、合作的默契会一直留在我们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