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相吕大防的成都印迹煤矿公路越野赛立冬之声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3448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11-25

北宋名相吕大防的成都印迹

贾登荣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吕大防(公元1027年至公元1097年),字微仲,京兆府蓝田(今陕西蓝田)人。《宋史·吕大防传》介绍他说:“身长七尺,眉目秀发,声音如钟。自少持重,无嗜好。”吕大防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曾先后在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等四朝担任永寿县令、著作佐郎、太常博士、监察御史、翰林学士,最后升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宰相),被封为汲郡公;吕大防还是著名的书法家,其书法作品点画丰厚遒劲,结字、章法修长整饬,稳健有度,传世墨迹有《示问帖》。

这位祖籍陕西的北宋名相,曾经两度与成都结缘,先后担任过青城县令和成都太守。在他与成都的两次“亲密接触”中,留下了坚实的印迹,书写了感人的故事,成为一笔宝贵的遗产,千古流传---

青城山

杜甫草堂  图据网络

各式各样的织机

合江亭

吕大防画像

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

制止“大小斗”  设障防外敌

宋仁宗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34岁的吕大防离开首都,以著作佐郎的身份,出任成都治下的青城县县令。

早在担任青城县令之前,年纪轻轻的吕大防就已经颇有建树,政声在外。宋仁宗皇佑元年(公元1049年),进士出身的吕大防开始担任陕西长寿县(今陕西永寿县)县令。当时,永寿县城没有水井,人们要到很远的山谷去挑水吃,生活十分不便。吕大防听说后,便在县城周围巡行,最后找到两处山泉,打算采取疏导的办法让泉水进入永寿县城。不过,由于地势错落,高低不平,人们都怀疑吕大防不能取得。但吕大防采用春秋战国齐国稷下学宫所著《考工记》中的“水地置泉法”,不到十天时间,就将两处山泉疏导为渠,引进到县城内,解决了长期困扰民众的“吃水难”。当地百姓感念他的功绩,故而将引入县城的山泉称之为“吕公泉”。

到达青城县不久,吕大防便微服私访,深入百姓中间了解民情。在暗访时,他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这里的官员利用“大斗进,小斗出”的办法,欺压百姓,百姓敢怒不敢言。原来,宋代对地方官员的俸禄采取一项特殊的政策---“圭田”制。也就是把公家储存的土地拨给他们一些,他们将这些田地租给当地农民耕种。为了赚取更多的收益,官员们想出了一个馊主意:秋收时收农民的粮食时,用特制的大斗收;而来年向农民贷出粮食时,却使用小许多的公斗,这样就可以获得三倍之利。吕大防回到衙门后一了解,果然有这么一回事。于是,他马上向地方官员们宣布:必须采取“均定放出纳进,以平均其值”的方法,并在青城县推行,深得百姓欢迎。不久,这件事传到了宋仁宗赵祯那里,赵祯也立即诏令“立定法禁”,要求做到“一路全输送租给官府,用概器给还”,坚决反对“大斗进小斗出”的办法,搜刮民脂民膏的做法。

青城,与汶川山水相邻,而汶川又与西夏少数民族相接,是重要的军事要塞,所以,宋王朝当年在这里布置有军队扼守,并设置了一个行政建制单位---永康军。吕大防担任青城县令后,很快就在高山上秘密设置防守哨位,派人巡逻;同时禁止上山砍柴采摘,以保护所设置的哨位不被人发现,达到秘密监视敌方的目的。

宋英宗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龙图阁直学士韩绛前来四川担任成都太守。在巡视青城县时,他从民众口中听到人们对吕大防的赞誉之辞,又亲眼目睹了吕大防治理青城的成果,不禁对这位县令刮目相看,称赞吕大防有“佐辅帝王创业治国的才能”;回到成都后,他便给朝廷上书,鼎力举荐吕大防。很快,吕大防离开了青城,回到开封,出任盐铁判官。

创办织锦场  重文兴教育

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55岁的吕大防再次奉命来到蜀地为官。这一次,他是以龙图阁直学士身份出任成都太守。在担任成都太守期间,他创办织锦院,修葺杜甫草堂,增加教育投入,大量刊刻书籍,为成都乃至整个四川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社会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大胆创新,织锦院应运而生。北宋初年,沿用唐代税收以征丝织品为主,由官府“预支丝、红花、工直与机户雇织”的办法。由地方官吏向机户摊派任务,发给原料,限期收回成品,岁贡朝廷。由于官府对蜀锦质量要求苛刻,限期紧迫,加之官吏从中舞弊,克扣原料工值,致使织户“或苦恶不中程,或辄得私费,急无以偿。则破产而不能赡”,到期往往不能交付产品,更不能保证蜀锦的质量。吕大防到成都就任以后,为了保证上贡给朝廷绫锦的数量与质量,破天荒地创办了官办的织锦工场---成都锦院,此举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民间织户困境。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吕大防根据自己一年来的实践,给朝廷上了一则奏章,对改革织锦织造方法,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在奏章中说:“岁额上供锦,预支丝花工直与机户雇织,多苦恶欠负。昨创令军匠八十人织比旧费省而工善。今先织细法锦及透背鹿胎样进呈,乞换充本府机院工匠。”也就是说,用过去的办法,不仅百姓叫苦连天,而且发生拖欠绫锦的现象;而采取军队里的工匠来织锦,不但解决了民怨,而且保证了及时交货和产品质量。为了证明这一点,吕大防特意附上这些官办织锦场工匠织造的锦、透背、鹿胎等。吕大防独辟蹊径的做法,得到了朝廷的许可,从此,官办的成都织锦院问世了,并一直保留了下来。

礼遇先贤,重建杜甫草堂。吕大防在成都干的另一件好事,就是“复作草堂于旧址,而绘像于其上”。公元760年春天,来到成都第二年的杜甫,在浣花溪畔建起了草堂;公元765年,杜甫的好友,时任西川节度使的来武去世,杜甫没有了依靠,不久便离开成都;杜甫离开四川后,草堂故居日渐破损。六十年后,当唐朝进士雍陶游历杜甫草堂时,眼前是一派荒凉颓败景象,他于是写下了“浣花溪里花多处,为忆先生在蜀时。万古只应留旧宅,千金无复换新诗。沙崩水槛鸥飞尽,树压村桥马过迟。山月不知人事变,夜来江上与谁期”的诗句。五代时期,“花间”词派的韦庄在成都做官期间,多次沿浣花溪寻访杜甫旧居,但“芜没已久,而砥柱犹存”,只好依杜甫故居旧址重建一间茅屋。以后,不断有文人前往寻古、凭吊,追崇杜甫,追怀诗圣。而三百年后吕大防任成都太守时,杜甫草堂早已经荒草丛生,这位对杜甫充满敬意的太守,开始重修杜甫草堂,并且在草堂壁上绘制出杜甫画像,供人瞻仰。吕大防的举动,使杜甫草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纪念性祠宇,后世的修缮都在吕大防的基础之上进行的;而杜甫居住的茅屋,则退居为“杜甫故居”。

不断增加投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吕大防在担任成都太守时,非常重视教育的投入。他“岁于蜀州拨州学钱二百千,导江县百千,与成都府赡生员,其见管田增为十顷”。在他的努力下,成都的官学不断增加,满足了成都以及四川人读书的需求。随着读书人的增加,成才以及整个四川在科举考试中,优秀人才如雨后春笋,北宋的政治舞台上,出现了更多成都人、四川人的身影。这,不能不说是与吕大防重视教育密切相关的。

诗文赞成都  名篇千古传

吕大防不仅勤政爱民,而且文学情结浓厚。他在成都为官期间,既办了大量实事好事,也写下了不少赞美成都风景名胜的诗文,至今广泛流传。

吕大防在青城当县令时,多次登临青城山,访山中宫观,探名胜古迹。美景人文,激发了他的灵感。于是,一首首诗歌从他心中喷涌而出。其中脍炙人口的,当数《储福宫》与《飞赴山》。在《储福宫》一诗中他咏叹道:“天峰三十六,寒拥翠微宫。泉落松萝月,云生几案中。”自然风光与宫观建筑,相守相望,互为衬托,让青山更添妩媚。在另一首《飞赴山》里,他写道:“最胜西峰下,林梢四望亭。江山观掌握,梁益布丹青。”吕大防认为,青城山最美丽的景色,是西峰脚下,那里有亭台楼阁,驻足其间,可以观望大好河山。他进而感慨道:这里的风光,应该是四川境内最美丽的风景吧!

吕大防到成都担任太守后,也非常喜爱这座城市的人文名胜。他利用公干之余,经常踏访,然后提笔,写下诗文加以赞美。万里桥是成都历史上著名的古桥。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曾在此设宴送费祎出使东吴,费祎叹曰:“万里之行,始于此桥。”于是,人们从此该称呼这座桥叫做“万里桥”。万里桥既是古代成都水陆交通的一个重要起点站,又是一大名胜古迹,而吕大防的这首《万里桥》,更为这座桥增光添彩:“万里桥西万里亭,锦江春涨与堤平。拿舟直入修篁里,坐听风湍澈骨清。”琅琅上口的诗句中,把万里桥畔的风光及周围的景色,一揽其中!因而成为名篇名句,流传于世!

当然,最为后人称道的,还是吕大防所作的这篇《合江亭记》。

合江亭位于成都市区府河与南河的交汇处,最初是由唐朝西川节度使韦臬所建。江亭垒基高数尺,10根亭柱支撑着连体双亭,构思巧妙,意味隽永。拾级而上,二江风物,尽收眼底。但经历唐末战乱到了北宋时,合江亭早已经凋敝破败,风光不在。于是,吕大防对这处名胜进行了重建,恢复了合江亭昔日辉煌,并亲笔写下了这篇《合江亭记》:“沱江自岷而别,张若、李冰之守蜀,始作堋以揵水,而阔、沟以导之,大溉蜀郡、广汉之田,而蜀已富饶。今成都二水,皆江沱支流,来自西北而汇于府之东南,乃所谓二江双流者也。沱旧循南隍,与江并流以东。……”他将四川治水的历史、治水的方式,以及合江亭的来历、用途、变化、风貌等,一一娓娓道来。这篇仅300余字的《合江亭记》,成为人们了解成都过往历史、人文、风貌的重要窗口。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