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斐济总统拉拉巴拉武就中斐建交50周年互致贺电工会与检察机关将加强监督协作警惕“智慧门面”沦为新形式主义秀场工会职工文艺创作取得近年最好成绩四川超3500家企业亮相第八届进博会当劳模风采遇见体育精神两座冠军奖杯背后的意义教育园丁的使命:为现代化建设培养栋梁之材智能分拣迎战“双十一”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297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11-06

当劳模风采遇见体育精神

记乐山气排球元老级人物袁建国

记者 张宸菱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袁建国在场外关注比赛  记者邓孝禹摄


11月4日,四川省首届职工运动会气排球比赛正热火朝天地进行,职工运动员在赛场上争锋对战,全省各地气排球领域的领军人物汇聚而来。

“袁老师,又见到您了!”又一声招呼传来,乐山市职工代表队的教练袁建国乐呵呵地和来人聊起了天。作为乐山市排球协会的牵头人,“四川省劳动模范”“四川省优秀教师”“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等荣誉在身,袁建国的名字,早已在圈子里成为响当当的招牌。

袁建国中等身材,两鬓华发已生。可他精神头十足,走路健步如飞,很难看出已经71岁。“这是常年运动给我带来的好处吧。”他笑着跟记者聊起了他和运动的故事、与气排球的渊源。他翻开手机相册,里面仔仔细细收藏着这些年来,与运动一路相伴走来的珍贵瞬间。

袁建国出生在乐山市井研县,从读书时起,他便展露出运动天赋,是学校里的运动健将。毕业后,他成为一名体育教师。彼时,教育资源相对有限,可在日常教学中,袁建国敏锐地发现,身边的一些孩子有着明显的体育天赋。

“他们只是缺少了被发掘培养的机会。”袁建国担起责任,尽心培养体育特长生,成功帮助许多孩子跨入大学的门槛。1985年,由于在体育教育事业中的突出贡献,袁建国获评四川省劳动模范。在此后的数十年工作生涯中,争创一流、敬业奉献的劳模精神,始终深深刻入他的骨血。

退休以后,日渐兴起的气排球引起了袁建国的兴趣,“和三大球相比较,气排球既具有竞技的乐趣,参与门槛又低,具有体育锻炼的普适性。”此后,他跟随子女到了深圳,便积极参与到当地的气排球比赛中。

2016年,他重回家乡定居。可他却发现,乐山找不到一块合适的气排球场地。身为劳模的责任感涌上心头,不服老、不服输的体育精神激励着他,“要把气排球在乐山也推广起来!”

带着这一信念,袁建国牵头寻求各方支持,2017年,乐山市气排球协会(现更名为乐山市排球协会)成功筹建。

这些年来,袁建国积极投身乐山市气排球事业发展,开始“重操旧业”。他组织有一定经验的气排球爱好者开展专业培训,2020年至2024年期间培训教练员、裁判员、社会指导员共657人。他奔赴11个区市县开展公益培训,将气排球带进学校、乡镇、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仅2024年培训人数就超千人。

奔波忙碌成为日常,袁建国却乐在其中。“扩大气排球的覆盖面,让具备运动天赋的乡村孩子有施展的空间,让运动的乐趣与习惯传递到更广的群体中,这件事意义重大。”一次次培训,一场场比赛,为气排球打下扎实的群众基础。乐山的气排球队伍不断壮大、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在全国、省级比赛多次取得优异成绩。

袁建国将相册里一次次训练、领奖的照片逐一呈现,如数家珍。这次带队参加四川省首届职工运动会,他同样珍而重之。

“袁老师是我们乐山气排球元老级的人物,我们都很尊敬他,也很幸运得到了他‘手把手’的指导教学。”乐山市职工运动员雷鸣说,国庆节后的集训,袁建国带领队伍精进技术、强化战术、加强配合,一点点调整提升。“袁老师不辞辛劳,为气排球事业无私奉献,他所展现的劳模精神和体育精神,也深深激励着我们,要在赛场拼尽全力、奋勇争先。”

如今,袁建国年岁渐长,这场比赛后,他将退出任职的舞台。可他不愿割舍下这份热爱,愿以志愿者的身份继续发挥余热,用他自己的话说,“趁还干得动,就想为气排球的推广发展再多做一些事情”。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