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市中区凌云小学校长刘叶霜: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为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清晰的航向。作为教育系统基层校长,我深切体会到,唯有立足于学校实情,守正创新,才能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真正落地见效。我校将深入贯彻全会精神,进一步将立德树人与乡土资源深度融合,开发集体育拓展、劳动实践、科创探究于一体的特色课程,构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质一体化育人“生态圈”。
蓝图已绘就,奋斗正当时。我将带领全校教师稳步推进教育改革的每一步,扎根学校实际,把“凌动生命、云悦生活”的办学理念融入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让基础教育的高质量真正转化为学生成长的实效。
成都市青羊实验中学思政教师李杨: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学习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后,我有以下教学思考:一、坚定育人方向,强化价值引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教学全过程;二、创新课堂模式,激发学生主体性。不断尝试多样教学方式,提高课堂的育人实效。三、拓展育人场域,促进知行合一。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利用本土资源开展实践教学,实现价值引领的内化与升华。四、融合数字技术,提升教学效能。积极探索AI等智能工具与教学的深度融合,通过数字化手段丰富教学形式,培育核心素养。
使命在肩,行则将至。我将以更坚定的信念投身教育事业,增强思政引领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教师第二党支部书记宋婧琳:

“科技”是贯穿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和“十五五”规划建议的高频词,“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被定位为核心育人主轴之一。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我深刻领悟到,引领青年投身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浪潮,需锚定“讲透道理、数智赋能、躬耕实践”三大关键。
一是讲透道理。我将从历史、理论、现实等多维度阐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与“两个大局”的内在关联,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质生产力培育的时代使命。
二是数智赋能。一方面,以虚拟仿真技术增强“四史”沉浸感。例如,我校研发的“科技自立自强---‘两弹一星’精神”等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以具象体验强化了价值认同。另一方面,以AI技术为重要引擎,探索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智慧密码”。
三是躬耕实践。我将跳出“第一课堂”边界,积极拓展“行走的思政课”等“第二课堂”,培育更多如“光矢青年”般的优秀学生宣讲力量,让思政教育扎根祖国大地、直抵青年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