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放大招 深耕魏蜀吴让佤山旋律在异乡生根四川首届匹克球锦标赛在丹棱落幕荔枝的季节(工笔画)“行走的课堂”浸润少年心灵“匠”香争霸 技启“味”来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297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11-06

“行走的课堂”浸润少年心灵

成都金牛区将书香课堂“搬”进艺术现场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讯 (记者王旭)“原来艺术与历史里藏着这么多力量!”11月2日,在成都市美术馆的展厅内,20余名青少年围绕展柜发出轻声感叹。这场由金牛区图书馆举办的“读书吧!少年”---“观双展忆峥嵘·少年寻根川蜀魂”研学活动,将书香课堂“搬”进艺术现场,将五育并举融入 “行走的书香课堂”,让文化与书香在沉浸式体验中浸润青少年心灵。

在“烽火宣言”展厅,张大千的仕女图气韵独特、徐悲鸿的雄鸡图栩栩如生、傅抱石的山水图气势磅礴……它们无声地诉说着抗战时期艺术家们以笔为盾的家国故事。同学们认真聆听讲解,并在研学手册上仔细记录。

“以笔为盾的故事太震撼了!”一位同学的感言,道出了在场青少年的共同心声。通过馆藏史料的生动补充,书本上的历史知识变得鲜活而立体。

移步“漫长的调查”展览,中国营造学社先贤在战乱中坚持测绘古建筑的173天历程,向同学们深刻诠释了“文化坚守”的担当。当听到梁思成、林徽因在李庄病榻上仍坚持完成《中国建筑史》的事迹时,现场响起了由衷而热烈的掌声。

“四川的文化遗产要由我们守护!”同学们的呼声,成为德育内化于心的生动注脚。在随后的创作环节中,同学们凭借记忆细心勾勒古建筑轮廓。指尖的细致描绘,既是一次美育熏陶,也是一次劳育的实践。

据了解,2025年金牛区“读书吧!少年”主题研学活动坚持“五育融合”理念,已形成“馆校联动、资源整合、成果转化”的成熟育人模式。本次活动中,抗战故事厚植了德育根基,古建筑知识深化了智育认知,创作实践则巧妙融合了美育与劳育。一位学生家长在活动后表示:“图书馆把课堂搬进美术馆,孩子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懂得了文化传承的责任与热爱,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

金牛区图书馆负责人表示,将以“读书吧!少年”品牌为纽带,持续将静态的馆藏资源转化为可感知、可实践的育人力量,让“以读促行、以行践学”的理念落地生根,为培养拥有文化自信与责任担当的新时代青少年注入持久的文化动能。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