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坚实的“工”力量串起致富链“就业便利店”是一招妙棋“会聚良缘·成‘工’之恋”职工联谊交友活动落幕四川职工保障互助会业务培训走进攀枝花绵阳梓潼县总工会推出“法律+健康”模式精准服务职工杭州高新区(滨江)总工会到广元朝天区帮扶考察工会“移动厨房”暖心上线蜀道集团2025年青年职工集体婚礼浪漫礼成遂宁射洪市总工会第二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2025年雅安市暖心服务行动项目总结会召开自贡贡井区总工会创新推出“移动办公”模式南充仪陇县举行首届“德乡工匠”颁奖仪式凉山冕宁县总工会开展困境儿童社会实践主题活动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用坚实的“工”力量串起致富链
>>  “就业便利店”是一招妙棋
>>  “会聚良缘·成‘工’之恋”职工联谊交友活动落幕
>>  四川职工保障互助会业务培训走进攀枝花
>>  绵阳梓潼县总工会推出“法律+健康”模式精准服务职工
>>  杭州高新区(滨江)总工会到广元朝天区帮扶考察
>>  工会“移动厨房”暖心上线
>>  蜀道集团2025年青年职工集体婚礼浪漫礼成
>>  遂宁射洪市总工会第二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
>>  2025年雅安市暖心服务行动项目总结会召开
>>  自贡贡井区总工会创新推出“移动办公”模式
>>  南充仪陇县举行首届“德乡工匠”颁奖仪式
>>  凉山冕宁县总工会开展困境儿童社会实践主题活动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301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11-11

用坚实的“工”力量串起致富链

——泸州市纳溪区总工会创新模式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何娟李洁文/图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云溪工匠”杨刚指导果农管理果园

初冬的泸州市纳溪区丰乐镇,到处呈现出产业兴旺的繁忙景象。在皂角村的秸秆综合利用中心,机器的轰鸣声与工人的笑语交织;在成片的猕猴桃园中,果实挂满枝头……这些生机勃勃的景象,都与一条独特的“工会链”紧密相连。

近年来,纳溪区总工会创新工作模式,将服务触角延伸至乡村产业发展,用坚实的“工”力量,为当地农民串起了一条在家门口就业增收的致富链。

家门口享受“一站式”服务

“以前打工要往外跑,现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每月能挣4000多元,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在皂角村的秸秆综合利用中心,村民李大春一边麻利地打包青储饲料,一边诉说着身边的变化。

这一变化,正是纳溪区总工会与丰乐镇总工会携手,以工会服务串联乡村产业链的缩影。

近年来,纳溪区总工会以“小三级”工会建设为抓手,将组织网络延伸至乡村产业的“末梢神经”,实现丰乐镇1个社区、11个村及辖区企业工会全覆盖。通过“工会链”串联“产业链”,工会将工会驿站、职工之家等阵地,与雷竹种植基地、猕猴桃园、秸秆综合利用中心同步规划建设。在皂角村职工之家,就业咨询台、技能培训室、权益调解角一应俱全,农民工可享受“一站式”服务。

特色产业注入“新动能”

有了阵地,更要有产业赋能、提升职工的真本事。纳溪区总工会深知,技术是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丰乐镇的猕猴桃种植园里,“云溪工匠”杨刚被果农们团团围住,他带来的病虫害防治技术,解了大家的燃眉之急。

像这样的技术培训,纳溪区总工会、丰乐镇总工会已组织了20余期,内容涵盖猕猴桃种植、雷竹栽培等多个特色产业。精准的培训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带动82户农户种植500余亩猕猴桃,实现户均月增收2000元。在马村的雷竹基地,专业的栽培技术培训使竹苗存活率高达95%。目前千亩竹林已带动60余人灵活就业,户均增收超万元。

除了技术赋能,工会还在政策对接上展现担当。2022年至2025年,在工会等多方努力下,皂角村争取项目资金500万元,建成了3000平米的秸秆综合利用中心。这个中心不仅吸纳了周边50余名农民工就业,将农林废弃物“变废为宝”,转化为青储饲料和有机肥;还形成了“秸秆换肥料”的绿色产业循环,让周边产业和村民在降本增效中受益。

助农产品打开“新市场”

产业兴旺,关键在销路。如何让优质的农产品走出乡村、走向更广阔的市场?纳溪区总工会主动当起了“推销员”和“链接者”。

“多亏工会的‘纳工带纳货’活动,我们的雷竹笋卖到了成都、重庆等地。”马村一种植户激动地说。纳溪区总工会联合工商联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整合经开区工会联合会、网络直播行业工会联合会等资源,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线上,依托直播平台带货,让特色农产品“触网上云”;线下,积极对接商超市场,拓宽稳定销售渠道。

在促进就业方面,工会同样发挥着桥梁作用。通过“春风行动”,工会线下收集用工信息,联合人社部门举办招聘会;线上则依托“川工之家”APP、纳溪工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精准推送岗位,实现“靶向化”就业帮扶。据统计,仅丰乐镇马村的雷竹基地,就通过工会牵线吸纳了100余人务工,实现人均增收3000余元。

从组织覆盖到技术赋能,从政策对接到产销链接,纳溪区总工会用一条完整的“工会服务链”,成功串起了分散的乡村“产业链”,架起了一座连接就业与振兴的“连心桥”。

下一步,纳溪区总工会将持续深化服务,推动农产品深加工、农旅融合等项目落地,让“家门口就业、产业链增收”的模式惠及更多农民,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劲、更持久的工会动力。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