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职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谁能以公平正义之力为其保驾护航?
11月11日,全省新时代维护职工劳动权益工作竞赛总决赛在成都举行。工会、政法委、法院、检察院、司法、人社等六部门以责任感与担当力共同作答。
决赛伊始,演播厅大屏上,一段记录我省六部门合力维权的工作视频,将观众带入权益维护的现实场景。制度配套、平台联建、行动协同……每一幕都展示着六部门携手构建职工权益保障新体系、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坚定步伐。
“剑门蜀道,女皇故里,以赛促学强本领,依法维权护民生”“以科技之名,行公平之举,解职工之难,筑和谐之基”……来自成都、德阳、绵阳、广元、内江、凉山的6支决赛队伍登台亮相,一句句铿锵有力的口号,彰显出维权的决心与拼搏的风采。
总决赛以案例模拟的形式展开。
“我们89个员工突然就被公司解雇了!我们找公司协商多次,就是一分钱也不赔给我们!我们现在该找谁?”一则维权诉求,紧急交办内江市综治中心。激烈的矛盾随时可能爆发,定分止争,分秒必争。工会、人社、检察院等责任部门迅速集结、整合力量,综合运用调解、仲裁、诉讼、法律监督等手段介入处理……内江代表队将一起集体劳动合同纠纷从剑拔弩张到成功调解的全过程带到总决赛的舞台,传递出矛盾化解的智慧与温度。
赛场上,各代表队生动演绎涉及集体欠薪、解除劳动合同和职业病的维权案例,直观展现了职工权益维护的实践路径,让广大劳动者看到了依法维权的力量与希望。
比赛牢牢吸引着场内和观看赛事直播观众的目光,每一段情节推进,都紧紧牵动着众人的心弦。
作为现场观众,中石化西南石油局的杨琳专注看完比赛后表示:“比赛既有案例演绎,又含法律解读,形式鲜活生动。通过这样的方式了解法律知识,加深了我们对职工维权工作的认知,对我们的工作开展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多部门联动实效如何?“枫桥经验”是否践行?协作配合意识是否到位?围绕多个具体评判维度,评委现场开展综合评定。
“6支参赛团队精准理解案例,各职能部门充分配合,演绎解决路径时,既有守正又有创新,各有千秋,亮点纷呈。”现场评委,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毅认为,这场比赛在技术层面增强了各部门的协作能力和一线人员的业务能力,更向社会传递出了持续加强维护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信号。
经过精彩的较量,团体和个人一二三等奖、优秀组织奖名单出炉。颁奖仪式上,获奖团队代表和获奖选手接过沉甸甸的奖牌、奖杯,台下响起阵阵掌声。
获团体一等奖的成都代表队选手陈进梅,也捧回了个人一等奖的荣誉:“很开心能够获奖,这场比赛让我深刻感受到部门联动为职工维权带来的实效,学习到了许多工作方法和调解技巧。”
绵阳代表队选手肖婕回顾起大家一同梳理理论题库、反复打磨优化案例的过程,她说:“准备比赛的过程中,我对法律维权工作的理解不断加深,也深深体会到协作的力量。”
“这场比赛为我们今后协同开展维权工作提供了宝贵借鉴,也是‘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的普法宣传实践。”凉山代表队的选手李帆表示。
回顾赛程,从初赛、半决赛再到决赛,参赛人员扎实磨砺专业技能、提升协作默契、深化思想认识,以赛促学、以赛促干,切实提升维权服务能力和水平。
当决赛落下帷幕,职工维权的合力并未停歇,而正向更广阔的场景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