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呼唤新格局。11日,由省总工会、省委政法委、省高院、省检察院、省司法厅、省人社厅联合主办的全省新时代维护职工劳动权益工作竞赛总决赛在成都举行。6支代表队、35名选手同场竞技,精彩纷呈,展示了一场高水平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技能“盛宴”。
部门联动,精心筹备 全省6支代表队杀入总决赛
“此次竞赛旨在全力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四川实践金字招牌,搭建起多部门深度协作的坚实桥梁,调动多部门劳动纠纷化解资源,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职工维权专业人才队伍,推动我省职工权益维护工作。”省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今年4月发出通知后,全省各市(州)总工会、党委政法委、法院、检察院、司法局、人社局等部门迅速行动,踊跃报名参赛,竞争激烈,在全省掀起了一场维护职工劳动权益工作的竞赛高潮。
初赛中,评分标准以“五看五比”为核心内容,即看担当比责任,考察参赛人员在维护职工劳动权益工作中的履职能力与责任担当;看业务比创新,考察参赛人员综合调解能力与创新工作成效;看案例比类型,通过参赛人员提交的典型案例,考察案件类型覆盖广度与实践深度;看材料比规范,考察案卷的完整性与规范性;看协作比机制,考察多部门协作机制建设成效。经激烈比拼,全省21支参赛队,126名选手,进入半决赛。
半决赛分为个人知识竞答和团体案例模拟两个环节:知识竞答题旨在全面考察参赛人员的专业知识储备与理论素养;案例模拟旨在深入考察参赛人员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反思深度及解读水平,通过案例演绎展现工作亮点、具体调解工作和纠纷化解机制建设的成效。126名参赛选手使出浑身解数,各显绝技。最终,广元、凉山、内江、绵阳、德阳、成都6支代表队杀入总决赛。
高手云集,巅峰对决 展示了一场高水平调解技能“盛宴”
初冬的蓉城,格外美丽。
11月11日,总决赛如期举行,35名选手云集蓉城。
“剑门蜀道,女皇故里,以赛促学强本领,依法维权护民生”“彝海结盟谱新篇,火把照亮维权路”……6支队伍陆续登台,一句句铿锵有力的口号,震撼全场。
在案例模拟调解中,6部门的参赛选手都是作为劳动争议的调解者,均有4名配合演绎人员,扮演劳动者和企业方,真实还原劳动纠纷调解现场。他们灵活运用“法、理、情”相结合的调解技巧与当事双方沟通,现场精彩纷呈,不少选手更是金句频出。
面对一度陷入僵局的职业病防治与劳动保护纠纷,成都代表队最后一个上台。6名队员分工明确,找准突破口,采取轮流沟通、背对背调解等方式,力争化解纠纷。即便遇到情绪激动、一度“闹场”的当事人,参赛队员亦能依法依规维持调解秩序,有效控制现场局面。15分钟的演绎,队员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场职业病防治与劳动保护纠纷得以双方握手言和。队员们的精彩展示,赢得台下观众阵阵掌声,最终成都代表队夺得团体第一名。
“工会作为职工的‘娘家人’,为职工维权一直在路上。劳动争议调解最重要的是共情,在法与情中找到一个平衡。”此次竞赛个人一等奖获得者、成都市总工会法律工作部一级主任科员李婧分享道。
35名队员带来了高水准、有温度、有深度的案例演绎。每一个成功化解的案例,都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巴蜀大地最鲜活的诠释,都是公平正义最有力的回响。
队员们的精彩演绎,也赢得现场评委的称赞。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毅在对6支参赛队点评中表示,“他们精准理解案例,各职能部门充分配合,演绎解决路径时,既有守正又有创新,各有千秋,亮点纷呈!”
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本次竞赛决出了团队和个人一、二、三等奖以及优秀组织奖。颁奖现场气氛热烈,台下掌声不断。队员们陆续上台领奖,脸上露岀幸福的微笑。
凝心聚力,共同践行 助推四川新时代“枫桥经验”再上台阶
近年来,为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四川多部门通力协作,打造了“工会+法院+检察院+人社+司法+N”多元化解“四川模式”,推动劳动纠纷“一站式”联处中心实体化建设,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职工权益维护工作任重道远,不是靠工会单打独斗能实现的,而是要整合资源,部门联动!”省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这场历时7个多月的竞赛,它不仅是我省工会与多部门在维护职工劳动权益工作中的合作共赢,更是四川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工作中的具体实践。即用好“一函两书”;打造“一体化”“一站式”劳动争议多元解纷平台;用好一批“工会驿站”“司机之家”;联系引导一批社会组织;用好工会智能法律服务“一张网”,实现数智赋能。特别是运用“一函两书”制度,从源头上督促企业规范用工,融入全省综治中心,实现维权服务“一站式”解决,让工会成为劳动者坚实依靠。
前路昭昭,惟有奋斗。
“我们要全力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四川实践金字招牌!”省总工会相关负责人充满信心地表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 ‘枫桥经验’,合力守护职工合法权益,为构建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贡献工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