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半夜心里难受,睡不着,感到特别孤独……”近日,在广元市利州区嘉陵社区,68岁的于爷爷在“千名专科医师进家医”健康义诊活动现场,向医生道出了自己的困扰。接诊的是广元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四病区主任、主任医师、党员刘宝恩。他一边为老人检查体征,一边通过细致询问评估老人心理健康状况。在初步判断于爷爷不仅患有老年疾病,还伴有明显的抑郁与阿尔茨海默病症状后,刘宝恩第一时间与家属沟通,并协调医院开通绿色通道,安排老人入院接受规范治疗。
像这样的义诊,已成为该医院的日常工作。以老年医学科第二党支部为例,该支部每月定期举办3至4场服务居民健康活动,将专业医疗服务送至社区基层,将贴心关怀融入居民日常。
实践背后,是党支部挺在前、党员干在先,全域推进“身心同治、身心同护”服务场景不断向纵深延伸,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守护群众身心健康强大力量的生动体现。
“精准识别是精准服务的前提。”该院党委书记张欣介绍,医院通过多向联动部门资源,构建重点人群心理健康基础数据库,并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在关键阶段开展规范筛查,为不同群体筑起一个坚实的“心灵港湾”。
认知转变并非偶然,是医院积极践行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将服务重心下沉、关口前移的具体体现。为建立可持续的心理健康服务机制,该医院积极融入全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心理健康科普矩阵,组建心理危机干预党员志愿服务队伍。通过持续努力,既有助于消除心理疾病歧视现象,也逐步营造出接纳、理解、关爱心理疾病患者的社会氛围。
“以前总觉得心里难受不是病,直到听了讲解,才懂得主动求助。”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名企业员工在参加广元市第三人民医院举办的心理健康讲座后,说出这样的感慨。
在该医院,从广泛科普走向专业诊疗,“身心同治、身心同护”的理念贯穿于诊疗全过程,医生看诊时多了一份“心理关怀”,在医疗服务中融入了一种“人文温度”,让患者感到了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