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张宸菱文/图)11月17日,第五届“四川工匠”培育对象培训班第一期在四川大学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开班。从全省各行各业脱颖而出的第五届“四川工匠”培育对象相聚课堂,开启了为期一周的“充电赋能”之旅。省总工会党组副书记沙文出席开班式并讲话。
沙文指出,希望大家把此次培训作为充电赋能的“加油站”,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主动汲取前沿知识,把培训作为成长提升的“快车道”,以交流互鉴聚合力,借助培训搭建的交流平台,打破行业壁垒和企业界限,在互学互鉴中锤炼过硬本领。把培训成果转化为建功立业的“真本领”,以实干笃行显担当,紧密结合岗位实际,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悟、学有所用,努力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为四川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贡献工匠力量。省总工会将持续搭建技能竞赛、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建功平台,推动工匠人才礼遇政策落地见效,为大家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据了解,本届“四川工匠培育对象”里,有扎根装备制造一线、攻克进口设备维修难题的技术尖兵,有深耕川酒川茶产业、传承创新传统工艺的非遗传承人,有投身数字经济领域、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的技术骨干。高级职称和技能等级人选占比达86.2%,绝大部分人员均有多项专利,技艺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双师类人才占比33.1%,平均从事本技艺年限19.3年。
此次培训是省总工会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助力四川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培训内容紧扣四川产业发展实际,邀请省内知名专家学者、大国工匠,通过课堂授课、现场教学等方式,重点讲授思想政治、经济形势、数字经济推动产业发展、创新思维与创新管理等方面课程,兼具理论高度和实践深度,着力培育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据悉,培训班共分为两期,覆盖120名“四川工匠”培育对象,第二期将于11月23日至29日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