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黄瑞)11月17日,记者从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2025年度国家标准化试点项目,成都人工智能医学影像辅助诊断标准化试点、成都高新区低空航空器制造标准化试点、成都武侯区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成都温江区基层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试点4个项目入选。
记者了解到,本次获批的4个试点项目各具特色。人工智能医学影像辅助诊断试点将建立覆盖数据治理、算法评估、临床验证与安全监管的全链条医学影像AI标准体系,形成“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平台验证-临床推广-评估改进”闭环机制。低空航空器制造试点将推动创新技术和重要专利转化为标准,构建产业标准体系,探索以链主企业带动、产业链协同的标准化创新工作机制。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将依托“颐居通”平台,围绕生活照料、家政维修、康复护理等服务,打造线上线下联动的智慧养老应用中枢,构建“无感管理、有感服务、敏捷高效”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基层气象防灾减灾试点则将通过标准化推动气象防灾减灾“大科普”模式创新,实现精准化靶向传播、分众化内容供给,为全国提供可复制的基层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方案。
据悉,自2014年首批国家级标准化试点落户以来,成都市累计创建国家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92项,覆盖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社会治理等多个领域。特别是成都高新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成为西南地区唯一入选全国典型案例的综合类项目;新都区市民服务标准化试点经验在全国推广;四川天府新区构建“五位一体”标准体系,形成30余个公园城市示范点位和52个标准化场景,高质量完成全国首个公园城市标准化综合试点;武侯区开展全国首个社区信义治理国家级标准化试点,创新探索“信托制”物业标准化经验,被住建部列入《老旧小区改造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向全国推广。
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成都市将积极推动新获批试点项目建设,确保按期完成试点任务,探索总结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化工作经验,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城市治理现代化提供标准支撑,为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贡献标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