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实习记者张海峰)长江首城,冬色宜人。11月25日,“智汇三江向新而行”四川省高校人工
智能应用竞赛暨“引智助企”活动在宜宾启动。省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苗勇出席并讲话。
苗勇指出,本次竞赛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深化产教融合的又一次具体行动,将进一步发挥工会组织的独特优势,搭建一个汇聚人工智能创新要素的平台,打通高校智力资源与产业需求的对接通道,发掘一批优秀的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培育一批高素质的人工智能人才团队,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各级工会要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精心谋划、扎实开展具有时代特征、工会特色、紧贴产业发展需求的劳动职业技能竞赛和群众性创新活动,更好地引领职工群众建功立业。
本次活动由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四川省总工会指导,四川省教科文卫工会、宜宾市总工会、宜宾三江新区管理委员会主办,电子科技大学、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三江新区总工会承办。
据悉,本次竞赛聚焦“动力电池、智能终端、汽车制造”等优势特色产业,采取“企业出题、高校答题、工会搭台”的模式,组织高校师生围绕企业实际需求开展技术攻关。竞赛吸引了全省近30所高校积极参与,最终48支团队、共计433名师生入围决赛,其中具有博士、 硕士学位的成员占比高达74.1%。
启动仪式现场,西南石油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人工智能专家作为高校代表进行了人工智能应用路演;四川师范大学专家教授、普什集团信息中心有关负责人作交流发言。随后,高校、企业双方进行了对接交流,沟通实际需求。
据悉,“引智助企”活动发轫于四川,目前已成为全国教科文卫体工会系统的一项品牌工作。活动自2023年启动以来,已累计促成校企合作意向200余项。
全省近150位专家学者代表、有关企业代表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