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维在展示太阳神鸟风筝
特约记者邹世进文/图
11月20日,在成都市青白江区惠民职工画院的一间工作室里,一个小伙子手拿一个漂亮的风筝,认真地给小朋友们讲解风筝制作的技法。他就是成都某建筑设计公司的设计师,中国传统风筝技艺传承人杨维。
今年39岁的杨维是彭州市天彭镇人,在他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学校开办了风筝制作兴趣班,他报名参加。当时学校请来了当地有名的风筝制作大师李志凡来给他们授课,经过老师的培训,杨维对中国传统风筝技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除了在学校兴趣班上课外,周末和假期里,他也抽时间到师父家里学习。师父也对他喜爱有加,毫无保留地传授风筝制作技法。
1998年初,已经上初三的杨维得知第八届“王泗杯”全国风筝比赛的消息时,很想去一试身手,以检验自己多年来的学习成果。他一边顶着中考复习压力,一边瞒着家长,偷偷制作参赛的风筝。当年4月,当他的五个老鹰串在一起的小型风筝飞上天的时候,赢得了在场中老年选手和裁判的掌声和喝彩,最终荣获三等奖。小小年纪的他在全国风筝爱好者中崭露头角,这也更加激发了他学习、钻研风筝制作的激情。也是在这次比赛中,他认识了中国风筝协会副秘书长冷世祥先生,并提出了拜师请求。冷世祥对他说:“小娃娃,我很喜欢你,如果再等二十年,你依然热爱风筝的话,我就收你为徒。”听了名师的话后,杨维虽有点遗憾,但还是将名师的勉励当成自己不断学习、钻研风筝的动力。
后来,杨维不断学习、进步,也参加了市级、省级、国家级风筝赛事,均取得不错的成绩。2001年,杨维考上了四川轻化工大学建筑城市规划专业,他在努力完成学业的同时,坚持对风筝制作技艺的追求。大学毕业后,他进入一家建筑设计公司工作。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并没有使他停止提升风筝制作技艺的脚步。2018年11月,杨维用自己制作的软体章鱼风筝和中型地滚龙风筝参加了全国第二届“兴仁放马坪”风筝大赛,两个风筝分别荣获第一名和第三名,其传统风筝也获得最佳制作奖。这是他在上大学后第一次参加国家级比赛,以优异的成绩证明自己并没有放弃自己的风筝梦想。为此,他也成功拜冷世华为师,学习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曹氏风筝工艺”。
杨维将传统风筝技艺与现代艺术结合起来,用风车的结构和原理,创新制作出太阳神鸟风筝。今年3月,在第三届全国传统风筝锦标赛上, 他制作太阳神鸟风筝,引人注目。如今,身为青白江区职工惠民画院理事长的杨维, 一直为传承中国传统风筝技艺而努力。 他说:“我热爱传统风筝制作,愿将这门古老的技艺发扬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