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其他行业能像建筑行业一样,让青年人如此真切地感知国家建设发展的进程。相对于生命的脆弱和人生的短暂,建筑的长久生命力,便成为记录世间百态、社会变迁的见证。时代造就建筑,建筑反映时代。日新月异的建筑,见证着时代的发展,也见证着一代代建筑人的青春与梦想。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进入四川建设德阳第二重型机械厂、绵阳铁道兵学院、成都420厂等,到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灾后援建,在有着七十年历史的中建二局三公司的发展历程中,一代代建筑人用他们的汗水与智慧筑造了一批又一批的精品工程。
“工地现场见证了一代代青年人的成长发展。虽然这期间有些人老了,技术进步了,条件变好了,但建筑青年能吃苦、肯奋斗的精神还在,与祖国建设共生的工地青春记忆还在。”中建二局三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李海清说。
中建二局三公司青年参与北京城乡贸易中心项目工程动员会
北京城乡贸易中心 资料图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现场绑扎钢筋
刘继成在工地
2021年,陈军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
“艰苦奋斗埋头苦干”三线建设者的光辉品质
2010年,一支充满故土情怀的年轻队伍完成汶川、什邡灾区的援建任务后,正式扎根四川,成立了西南分公司,成为了中建二局三公司派驻西南负责西南区域经营、施工管理的分支机构。分公司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公司里很多老员工的建筑之路却是非常漫长的。
刘继成就是其中一位。作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三线建设的亲历者,每次聊起年轻时的建设故事,他总是记忆犹新。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正处于白手起家,百废待兴的经济复苏时期。在这种艰苦环境下,一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99师改编的建筑工程第5师组成的建筑大军跨入了建设祖国的行列,这就是现如今中建二局三公司的前身。
“好人好马上三线,备战备荒为人民”,在那个年代,这两句话迅速凝聚起全国的力量。很快,一大批工人、干部争先恐后,踊跃报名支援三线建设。刘继成就是首批建设者之一。
1969年9月27日,21岁的刘继成接到了参加国防三线基础建设的命令。第二天一早,他带上几件简单的换洗衣服就踏上了前往大巴山万源的路途。
“天当罗帐地当床,三块石头架口锅,帐篷搭在山窝窝”,作为三线建设大军的“先遣部队”,入山后的条件十分艰苦。他们在荒地上建起“干打垒”(用芦苇帘子或泥土为墙搭起的简易房屋),再用三个大石头架起炉灶后,就迅速投入工作。
“我参加的第一个工程是一座厂房。当时没有设备,基坑全靠大家用铁锹铁镐一锹一锹挖出来的。没有机械,我们就自制了一个‘台铃吊’,用4根槽钢焊接成一个3×4米的方框,在框的中部末端安装一个卷扬机,由人工操作卷扬机,将小构件送达安装位置,省了不少人力。砖坯运不进来,我们就采用无窑烧砖的方法自己烧制砖坯,大家一起和泥巴做砖坯,将一个个砖坯摆成纵横交错的架子,再从底部用无烟煤烧制,这样一窑就能烧制五六万的砖块……”刘继成回忆道。
在那个物资匮乏、技术落后的年代,同所有三线建设者一样,刘继成心怀祖国、历经艰辛,穷尽智慧,埋头苦干,而这一干,就是十余年。
“从1964年到1980年,三线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不仅确保国家有了安全可靠的战略大后方,也为科技和工业不太发达的中西部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其中青年工人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建二局三公司退休职工廉新志说。
除了三线建设以外,不少重大的历史时刻都留下了建筑青年的身影。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市区97%以上的地面建筑被摧毁,数千名工人日夜兼程驰援灾区,用双手重新将灾区从废墟之中迅速托起;2007年,中建二局三公司青年参与了世界上第一条严寒地带的高速铁路哈大高铁的建设过程,并形成了“能吃苦、重团结、不服输、讲科学、善学习、勇创新”的哈大精神……
“科学创新精细化管理”新时代建筑人的乘风破浪
刘继成不仅自己扎根四川投身建筑,女儿女婿如今也在中建二局三公司西南分公司任职。尤其是女婿陈军,继承了刘继成那一辈人艰苦奋斗的精神,用新时代的智慧与汗水,在建筑道路上走出了自己稳健的步伐。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建二局三公司西南分公司党委副书记、执行总经理陈军,多年来以“年华一去不复返,事业放弃再难成”的人生格言来践行自己对于建筑行业的承诺。
2009年1月1日,陈军来到四川什邡援建最前线,担任起物华西苑廉租房二期一标段工程唯一的工长。然而,刚一上任,陈军就遇到了难题。临时招募的工人行为散漫,无法满足援建工程的要求。为了顺利完成任务,陈军开始了他的“计划”。
第一步:以身作则,赢得工人们的信任。为此,陈军每天都是第一个到工地现场。当其他工人们来到工地时,陈军已经开工许久了。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他亲力亲为,不管每天干到几点,他都会一直在工地与工人们在一起。陈军的付出,工人们都看在眼里,思想也在慢慢发生改变。
一个月后,陈军迈出了他的第二步:引入竞争机制。淘汰不合格的班组,同时,明确责任,赏罚分明,并且将管理责任细分,落实到工人头上。这一举动,有效提高了工人们在施工中的热情与荣誉感。
第三步:建章立制,用制度管人。工作中,他提出当天下达的工作指令必须当天完成,绝不允许突破规范底线,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管理,把牢质量、进度关卡。
有一次,陈军在现场巡视时,发现一名工人把一块缺角的砖砌到了墙外侧底部,他要求马上换掉。可如果更换,靠近这块砖一侧的墙都要拆除,等于是返工重砌,这名工人流露出了抵触情绪。陈军并没有直接命令工人,而是耐心劝说:“一块缺了角的砖就会影响整个外墙平整度和感观。援建工程一砖一瓦都不能马虎。”陈军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名工人最终明白了陈军的用意,并拆除了不合格的墙面。
在陈军的不懈努力下,三个月后,工人们施工技术和熟练程度明显提高,工作意识和态度也发生了巨大转变。5月20日,工程11栋楼提前一个月全部结构封顶,2010年春节前,灾区人民顺利住进了新建廉租房。陈军也被北京援建指挥部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类似这样的事例,陈军经历过很多,面对不同的困难与问题,他总能创新性地解决问题,圆满完成任务。2009年7月,陈军担任项目经理,从什邡援建前线来到汶川,6个月时间里建起了汶川当时最高标志性建筑---住房安置小区三期工程三座塔式楼,创下了“汶川速度”。
作为新时代的建筑人,陈军还善于利用现代技术为工程保驾护航。2017年6月,陈军转战昆明三峡大厦这座世界级巨型梯级水电指挥调度中心工程,结构和机电系统非常复杂。他通过深入思考,全方位、大深度运用了超级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实现各项目标,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同时,他在云南建筑业率先创造性地将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运用到对工人技术交底工作中。工人们在手机上下载“E建筑”APP,APP上建筑信息模型每个技术要点都标注得详细清晰,工人们通过手机建筑信息模型就可以跟技术员同步交底,还可以自学,形象直观地掌握技术要点。尤其机电系统管线多、复杂,排布顺序、走向、间距等都一清二楚,工人们掌握快、施工效率高、质量好,不仅起到了事半功倍效果,还解决了过去层层交底到工人中间产生的信息消减。
运用建筑信息模型进行进度推演,项目部有效制定了双流水施工作业法,将每道工序的衔接时间精确到小时,半年内保质保量完成了结构施工的艰巨任务。使得工程先后荣获“中国钢结构金奖”“鲁班奖”。
岁月如梭,时光悄然带走了一代代建设者的青春,却抹不掉那些熠熠生辉的奋斗印记。从建设新中国第一座汽车制造厂、第一座重型机器厂到投身西南参与祖国三线建设,再到迎接市场化改革,接下一个个地标性工程,如今已走过70周年的中建二局就像是中国建筑行业的缩影,无数人的青春留在了建筑工地,见证了祖国的快速发展。而年轻的西南分公司正以敢想敢干、拼搏向上的时代精神,用青春镌刻一座座新的地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