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时代印记  相同的青春梦想父亲的家书广场标语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3472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12-23

父亲的家书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图据网络

卜凯

“见字如面”,是青春年少、在外上学求职工作时父亲写给我的信中常用的一句开头语。在我的记忆中,父亲是给我写信最多的那个人。父亲的第一封信,写在我进城读师范学校那年的秋季开学不久,父亲在信中写道:“娃,学习很重要;虽然我们家境不富裕,一日三餐一定要吃饱。”记得,在父亲写给我的第一封信中,还讲了村里的庄稼长势、邻里家长里短,并特别提到一件大事:家里的老母猪产崽了,9头胖乎乎的小猪崽,一个多月后卖了就是钱,生活费是有保障的,可别因为吝啬钱而损了身体健康。

刚刚进入一个新的学习环境,老感觉学习有些跟不上趟。父亲给我写信的次数渐渐多起来,信中通过举例子、写励志故事等,开导我、鼓励我,遇到困难不要紧,要多问、多悟……渐渐地,我仿佛“开窍”了一般,找到了学习的窍门,很快步入正轨。

谈及父亲,我是骄傲的、幸运的。虽然父亲没多少文化,每封信中总有或多或少的错别字。但父亲对我每封信中的教诲,总是言之切切、情之殷殷,触动着我的心灵。尤其是每年在我生日临近时,父亲必然会给我写封信。每次多是“又长大一岁了,该晓得更懂事了”,虽然“老一套没啥新意”,依旧觉得提醒及时,添了无尽的动力。

在父母心中,总是心疼自己的儿女,即便自己省吃俭用,也要把家中最好吃的、最保暖的,最好的幸福,统统拿给自己的孩子们。

师范学校毕业后,我到新疆伊犁寻找职业。临别时,父亲送我到车站,并坚持去站前商店给我买些零食带在路上吃。那个“特定的时刻”,朱自清先生《背影》中描写父亲那些语言顿时跃出脑海,只是父亲的身板显得瘦弱一些罢了。朴实却敦厚的父亲,给父爱如山标出了一个最贴切的注脚,泪水不禁湿润了我的双眼。

“家书抵万金”。在大西北逗留的一个个驿站,我先后干过面包师、煤矿矿工、乡村教师等多种职业。期间,在不同的工作场所,总会隔三差五收到父亲从老家寄来的肺腑之言,归纳起来不外乎出门在外,要爱惜身体,要做好人,走正道,遇到挫折和困难时要学会退一步,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等话语,让我学会了坚韧与豁达,感恩与奋进,一步一个坚实脚印,走好自己所选择的每一段路。

后来,在一个哈萨克族村落,我寻得一份做小学代课教师的“对口”差事,虽然工资不高,但我毅然坚持用坚硬的外壳包裹起柔弱的心:学说民族话,学吃民族饭,学习民族习俗,当起了两个班近30个哈萨克族、维吾尔族、汉族、回族、锡伯族孩子的汉语老师。

从我的回信中,父亲知道我寻找到了一份与所学知识对路子的工作,他和母亲很是高兴,不时在信中“敲打”我,边疆教育事业离不了青年教师,边疆孩子更需要好老师,一定得好好干,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个光荣称号。

那期间,我翻开教案,手持教鞭,瞬息,热情在我眼中聚成亮点,碰撞出灼人的火花,我读懂了边疆乡村孩子的渴求与期待。在那个哈萨克族村落停留的1000多个日日夜夜,刻满了我匆忙的身影。教室里不时响起的朗朗读书声,震撼着我的心灵,我的梦想与孩子们的梦想,产生了巨大的共鸣……

后来,我调回四川工作,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父亲写给我的信渐渐少了,但他与我的交流沟通更便捷了。每次交谈快结束时,父亲总免不了说那句话:“把工作干好,把家庭弄和谐,照顾好自己。”是呀,在父母眼里,儿女再大,都是孩子,每次想起这些,鼻子总觉得酸酸的。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