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力打造新时代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莫让低温津贴成为“纸上福利”给“白衣天使”更多理解和关爱让网络购药更安全更便捷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3475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12-27

倾力打造新时代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江油市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吴健 文/图

近年来,江油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决策部署,始终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坚持强化领导与联动攻坚同步,深化改革和创新机制并举,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江油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成立了江油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工作责任制,明确推进时间表,高效推进全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精心培育一批“江油制造”“江油创造”的能工巧匠,着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和技术水平高的产业工人队伍,为江油“工业强市”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江油市召开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座谈会

改革创新勇毅前行

推动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在江油实施的“工业强市”战略中,改革创新,多措并举,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步履铿锵,万千产业工人大力弘扬“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把毕生精力倾注于一个个零件、一道道工序、一次次试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江油贡献了工人智慧和力量。

健全企业技术人才招引机制。每年春秋季召开两次人才招聘会,完善政府公共网站人才招聘平台,主动吸引江油企业、高等院校、职业学校毕业生前来应聘入职,及时解决企业用工和大学(中专)毕业生就业。2019年以来,江油市人社局、市总工会已组织线上线下人才招聘会118场,提供岗位12.4万个,达成就业意向16120人。政府出台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实施细则,鼓励更多技术人才到江油来工作、落户。目前,江油市级领导坚持联系23家企业有突出贡献的高级专家人才,每年由市财政拨付上千万元奖励高技术人才和特殊技术人才,新建两期“人才公寓”,第一期100套“人才公寓”住房已完工;对企业引进的江油籍以外的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技术人才,签合同工作满5年以上的,给予一次性奖励,确保广大企业能够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稳定壮大产业工人队伍。

开展企业职工技术培训。一方面,组织开展公益性岗位培训、技能培训、技能比赛,提高职工技术水平,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另一方面,为企业职工技术培训做好服务,包括搭建合作平台,为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职业学校牵线搭桥,推动院校为企业开展技术培训;做好院企沟通和协调服务,推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技术专利用于企业生产,把专利技术转化为生产力。2019年以来,江油市委组织部、市总工会、市人社局共组织开展职工技能提升培训11班次、6个工种,89个企业、409人次参训;组织江油职中、广友职业培训学校同东方玻璃、卓辰精密、川矿机械等企业联合开办钳工、铣工、电工、焊工培训班4期,培训学员167人;组织长钢技校、四川幼专等5家定点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开展“套餐式培训”,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113名;联合四川幼专开展“学历加技能”大学生就业培训3205人;为2687名企业职工发放培训补贴403万元;江油市已申报公共实训基地项目一个,拟投资2500万元,建设一个3700平方米、可承担8个以上职业(工种)技能训练的公共实训基地。

加强基层企业党组织建设。为了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一方面,进一步加强企业党组织制度建设、组织建设、阵地建设,从产业工人中发展党员,开展企业党组织书记轮训,使党组织成为企业政治方向的领导力量;另一方面,加强企业党组织思想建设,强化党员、干部党性教育。每年“七一”开展“树先进典型、学先进模范、做合格党员”活动,把身边人、身边事与党建工作有效地结合起来,增强党建工作活力;企业职工学习先进模范有榜样,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有目标,形成产业工人队伍整体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拓宽产业工人晋升和职业发展通道。其一,加大劳模工匠精神宣传力度,坚持创新创造、爱岗敬业,号召企业员工学习、争当劳模工匠;积极开展“金牌工人”、劳模工匠评选,试行开展江油市级“工匠”“金牌工人”评选,并在江油市级劳模中增加产业工人名额。其二,支持推荐产业工人参加世界级、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对获奖人员给予奖励、表彰;市县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定期或不定期开展 “先进工作法”“优秀操作法”“技术比武”“劳动竞赛”“小发明”比赛活动,评先选优。目前,江油8人在绵阳市第4届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江油市组织美业行业、汽车维修、快递行业等多类职业竞赛,380余人参赛。其三,结合自身情况,企业开展一年一次或两年一次技术比武,评选“技术标兵”。其四,推荐、鼓励产业工人进行技术研发和申报技术专利,对获得国家技术专利的人员,企业和政府给予奖励,并广泛宣传。其五,企业积极培养首席技能大师,继续以“师带徒”模式,形成技能大师技术团队,使普通产业工人队伍逐步成为技术人才队伍。其六,把“弘扬工匠精神,培育企业文化”作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把企业文化建设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产业工人队伍成为有文化、有技术,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高素质工匠队伍。

畅通产业工人职称等级评定渠道。提高技能型人才待遇水平和社会地位,让技术工人转型为工程师,成为企业的骨干力量。江油市积极做好产业工人技术鉴定,及时制定产业工人技术等级认定实施办法及细则,使产业工人等级认定、技术职称评定、职级晋升落到实处。截至去年底,绵阳备案首批专项能力考核组织机构39家,江油备案职业(工种)46个,专业职业能力考核目录1264项。江油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技能人才37553人,其中高级技师116人、技师625人、高级工4037人、中级工12094人、初级工19871人。

改革职业技术教育体制。将专业技术教学水平高、毕业生就业状况好的职业高中学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升级为职业技术学院大专体制。绵阳工业技师学院在江油挂牌成立,这是绵阳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助力江油争创全国百强县提供技能人才支撑的重要举措。

强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一是建立学分制,为产业工人晋升、发展创造积极条件。鼓励职工学习充电,对产业工人参加线上线下学习、技术等级考试、技能比赛等项目设定一定学分,要求职工每年达到一定学分,把学分作为工资提升的条件之一,以此促进职工技术水平提高;支持职工参加党团活动、社会活动,积极做好职工技术职称晋升、技术专利申报,职工工资随着职称晋升、工作年限增长、累计学分增长而增加。二是发挥好师傅“传、帮、带”作用,培育职工以企业为家、敬业奉献的优秀品质。目前,一些企业做到在节假日给职工发慰问金,为职工举行生日聚会、送生日礼物,由企业工会对困难职工帮贫助困等。三是以技术入股、资金入股、工龄入股等形式,分配给员工一些股份,让职工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从而使企业拥有稳定的产业工人队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丰富产业工人精神文化生活。定期组织开展职工运动会、歌咏比赛、健身运动,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产业工人身体素质和文化素养。市总工会与市教体局每两年组织一次产业工人运动会,增强产业工人体质;市总工会与文旅局每两年组织一次产业工人歌咏比赛,活跃企业文化氛围,提高产业工人综合素养,增强企业凝聚力感召力。

匠心笃行精艺筑梦

锻造新时代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江油市通过深入开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高了产业工人的政治觉悟、技能水平、身体素质,文化修养。一支体魄强健、技术过硬、责任心强、敬业奉献、战斗力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队伍正在形成。

产业工人思想政治素质有新提升。江油各企业通过以会代学、专题学习、主题活动等形式,开展政治学习、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引导广大职工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举办新工会法、劳动法等专题知识讲座,使职工了解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掌握基本法律知识,知晓企业安全生产规则、工作纪律等企业制度;开展“爱企业、爱岗位”主题教育活动,使产业工人思想政治觉悟大为提高。金豪玻璃、国大水泥坚持每周一召开例会,在组织政治学习后,再安排本周具体工作;鸿源公司专门召开学习会,通过知识竞赛、板报宣传等形式,开展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员工扶贫帮困献爱心,帮助困难职工渡过难关。

企业党组织建设有新成效。据介绍,江油所有国有(集体或民营)企业都建有党组织及相关制度,开展经常性的党建活动。近三年,全市已有150余家中小企业新建党组织,发展新党员110余名。让产业工人中的党员进入管理层,从班组长、车间主任到科室管理人员、厂(公司)管理层,党员占到总人数的80%以上;同时,企业建有党员活动室,开设有党员先锋模范宣传栏、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宣传板报等;定期组织产业工人中的党员开展学习和思想交流,教育党员在思想上、政治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不定期地开展党组织活动,组织党员参观王右木烈士纪念园、青林口红军桥等,从而增强党员党性,使党员牢记初心使命。

产业工人地位有新提高。在国有(集体)企业中开展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对贡献突出的产业工人给予相应奖励和政治待遇。一方面,产业工人政治地位得到了提高,2021年,江油市党代表中,企业党代表占14.8%。国大水泥、六合特材等企业还有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劳动模范;另一方面,产业工人参与民主管理得到落实,企业每年召开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企业重大决策、重要事项,同时积极推行工资集体协商,确定工资标准、增长比例和奖惩制度。

企业工会工作有新进展。其一,企业工会组织基本健全。江油100%以上的工业企业和90%的规模化、公司化农业企业都建立了工会组织,使产业工人的权益和地位得以巩固。其二,工会运行机制逐步完善。凡建立了工会的企业,工会主席有办公室、工会经费按规定落实,相关制度上墙,多数企业打造了“职工之家”。除此之外,鸿源公司还设立了职工体育活动室,鹭燕知仁药业还设有母婴室、心理咨询室,实现了有人干事、有经费办事、有办公及活动场地、有规范制度的工会建设“四有”标准。其三,市总工会联系企业工会的工作正在加强。市总工会帮助企业建会、制定工作制度、传授工作方法、打造“职工之家”等,促使企业工会工作有效推进和不断创新。其四,企业工会活动精彩纷呈。金豪玻璃工会为职工送生日礼物,六合特材工会每月把过生日的员工组织起来过集体生日,很多企业工会在“五一”、中秋、国庆等节假日开展体育比赛、文艺演出、拓展训练等活动,每年不定期开展困难职工帮扶,常态化开展“春送岗位、夏送清凉、秋送助学、冬送温暖”工会品牌活动,凝聚了人心,增强了职工归属感。

培育劳模工匠和技能人才有新成就。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江油市总工会指导企业,注重培育劳模工匠和技能人才。截至去年底,江油拥有“四川工匠”“四川技术能手”1人、“绵州工匠”“绵阳市技术能手”4人,建成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0个,培养高级技师16名、技师37名、高级工90名,为企业节约成本,增加效益2000余万元。

产业工人技能水平有新突破。江油企业采取“师带徒”等方式,不断提升产业工人技术水平。六合特材高薪聘请高技术人才,来满足企业产品研发需求;国大水泥不定期选派技术人员到大学进修,请技术专家来厂传经送宝;市人社局积极做好企业职业技术培训服务。2019年以来,江油市已成立民办职业培训学校15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1家、企业内部技术培训机构3家,政府公开招标认定职业技术培训机构20家,助力产业工人技能提升。

产业工人安全生产有新保障。江油所有企业十分重视安全生产,安全生产制度、安全生产预案在企业班组、车间等显眼位置随处可见;同时,由专人负责安全生产监管,配齐消防器材等安全设施。企业周一例会强调安全生产注意事项,召开培训会讲解消防知识及安全生产操作规范,强化职工安全生产教育,企业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为职工购买安全生产保险等国家要求的“五大保险”。

此外,江油市推行体现技能与薪酬挂钩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技术工人创新成果按要素参与分配制度,产业工人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进一步提高,使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