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鹅毛大雪,让边城叙永的街道也披上了厚厚的银装。站在县城远眺丹山,红岩耸立,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清代进士虞景星《红岩霁雪》诗云:“万丈红岩刺碧空,撒盐飞絮遍崆峒。平铺世界银妆里,摹写乾坤粉本中。出浴杨妃初霁色,捧心西子乍回风。灞桥诗兴依然在,何处黔驴跨海翁。”于是,邀约摄友数人,慕名前往丹山风景名胜旅游区拍摄“红岩霁雪”美景。
丹山风光变幻无穷,晨观日出,午览云海,夜看星城,四时景色多彩多姿。丹山六月犹寒,是夏季避暑胜地;冬季,丹山银装素裹,白雪皑皑,“红岩霁雪”为叙永八景之首。这里空气清新,负离子充足,是享受森林浴的好去处,尚有“荤豆花”“玉皇米酒”“红岩香茶”等名小吃飨人口腹。丹山犹如一块镶嵌在川南盆周沃土上的翡翠,正以其独具的风姿吸引着游人。
由于路面积雪厚且结冰,汽车禁止通行,我们一群摄影爱好者只好徒步攀登海拔1600多米的丹山峰顶。踩着厚厚的积雪,头顶刺骨的寒风,摄友们一边欣赏雪景,一边不停地拍摄。茫茫雪野中,美丽的景色犹如一幅幅中国水墨画,令人目不暇接。登临绝顶紫霞峰,俯瞰飞龙岭,白雪皑皑,好一派“北国风光,千里冰封”气势,真有“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在积雪中步行上山下山,历时8个多小时。虽然走得腿脚酸软疼痛,但是其乐无穷,收获了雪景,锻炼了身体,陶冶了情操。
丹山风景名胜旅游区位于叙永县城东北10公里处,为川南著名道教胜地。1995年,丹山风景名胜旅游区被列为四川省级风景名胜旅游区。丹山连绵30多公里,蜿蜒起伏,层峦叠翠,林木葱茏,宛若一道绿色屏障斜卧在川南盆地东南边缘。因土岩皆赤,故曰丹山,又称红岩,是典型的丹霞地貌。丹山群峰拔地而起,高耸入云,山如刀削斧砍,峰峰棱角分明,各具雄姿。如剑、如塔、如屏,像佛爷、像神女、像雄狮、像卧龙、像卧虎。故人们誉丹山为“川南小峨眉”。清代诗人李生春《红岩晴望》诗云:“红岩之峰三十六,阴云累月藏半腹。罡风迅扫生面开,横抹霞天图一幅……斜阳高映斩龙台,前行行迹生莓苔。瀑布倒悬岩树绿,石门长闭野花开……荒村无酒且听鹂,阆苑有书难附鹤。何日重斟半月泉,凭栏高唱游仙乐。”
沿着倚岩傍壑的丹梯缓缓而下,便是圆觉洞,洞中有明代万历年间镌刻的17尊摩岩造像,造型古朴,栩栩如生。洞左右为“叠月亭”和“观瀑台”。高约40米的玉帘飞瀑从“碧玉屏风”上直泻而下,十分壮观。紫霞峰一带还有琴蛙池、蟠桃石、听音石、熊猫石、海螺石、会仙石、红箱叠月、白马嘶风、飞龙岭、一线天、蟠桃洞、夫妻观景、大小佛爷、竹海、集凤台、集凤亭、道家六角古坟等风姿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丹山不仅风光旖旎,山景迷人,而且文人墨客的留题随处可见。峭壁上,有“第一山”三字,为北宋书法家米芾真迹;有仿南宋朱熹体“霁雪”二字,格外引人注目;还有其他书法家所题“别有洞天”“蓬莱仙境”“上接云霄”“红霞捧帝”“直上青云”“红云一朵”“天外奇峰”“灵石苍然”等。其字体,或楷书、或行书、或隶书、或篆书,各具特色。有诗曰:“云鸟悠悠自在还,万松涛锁几重关。山中题刻知多少,惟爱南宫第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