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娘家人’的加持,园区内企业间、员工间的情感联系明显更近了!”四川德阳广汉工业集中发展区以数字经济、医药食品、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为主导产业,2022年园区总工会成立以来,充分发挥桥梁纽带、活跃凝聚作用,为2226家市场主体、197家生产性企业、万余名从业人员提供暖心服务,获得广泛好评。
这是四川工会以建好建强开发区(产业园区)工会为抓手,不断增强服务职工群众工作质效的缩影。近年来,四川开发区(产业园区)数量和规模不断壮大,已成为全省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职工聚集的新高地。四川工会组织动员广大职工当好“主力军”、投身“主战场”,为园区高质量发展赋能。
围绕中心跟进服务
每年举办职工子女夏令营,防疫物资紧缺时协调一次性口罩,为342名职工申请返岗补助,协调复工复产融资贷款1.1亿元……近年来,广汉工业集中发展区总工会探索建立兼职副主席轮值制度,让更多企业兼职副主席参与到园区工会工作中,园区工会工作成效显著,为企业与职工谋得了实惠。目前,园区生产性企业建会入会率达100%。
“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和开展,得益于上级工会的鼎力支持,这是我们攻坚克难的底气。”德阳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市以创新开展开发区(产业园区)示范工会创建为契机,强化制度设计、夯实基础根基,已实现开发区(产业园区)建会率100%,园区内企业建会率93.07%、职工入会率97.66%。
记者了解到,为了围绕中心及时跟进服务,四川省总工会出台加强开发区(产业园区)工会工作实施意见,推动各级开发区(产业园区)党委按照党建带工建要求,把工会组织建设和工会工作开展纳入开发区(产业园区)党建工作总体规划和考核体系,努力推进开发区(产业园区)企业普遍建会、职工普遍入会。
此外,四川省总工会还以深化工会改革为契机,采取党政副职担任工会主席“强领导”,选聘345名社会化工会工作者“添力量”,每年拨付1500余万元专项经费“保运转”等措施,着力解决开发区(产业园区)工会的关键问题、瓶颈问题。
多措并举聚焦“建转活”
为了让开发区(产业园区)工会建得实、转得好、活力强,在坚持全省工会一盘棋前提下,四川省总工会在顶层设计的框架内,尤为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地方工会和产业工会创先争优、比学赶超。
目前,成都市38个产业园区已全部建立工会组织。在保障经费方面,成都市总工会充分发挥 “项目补助”“创新奖补”作用,2018年以来,全市累计筹集落实产业园区工会工作补助资金9000余万元。成都现代工业港共有企业1600余家,该园区总工会深化企业工会评星定级机制,通过月督察、季审核和年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了“建一家、评一家、规范一家”的良好格局。目前园区内25人以上企业工会“评星定级”参与面达100%。
围绕园区做大做强3000亿动力电池产业、2000亿智能终端产业、1000亿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目标,宜宾三江新区总工会打好服务发展的“主动仗”,对园区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实行“一对一”工会干部定点联系服务制度,帮助企业协调解决技术扶持、“政银担企”产融对接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努力将工会组织“暖企”服务的温度转化为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实现创新发展的加速度。
内江经开区工业园区工会联合会,则从“广度、深度、力度”三向发力,创新建立“园区+行业+企业”三级集体协商模式,谈好和谐底线、谈出劳动标准、谈妥履约落实,在工资增幅、社保缴纳、高温福利等职工切身利益事项方面,构建了协调联动、层次分明、全域覆盖的集体协商工作格局,获得了极高的职工满意度。
为园区高质量发展赋能
据了解,四川省已建成国家级开发区24个、省级开发区120个,2022年开发区承载了该省四分之三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贡献了全省61.4%的工业增加值和88.7%的税收收入。
“开发区(产业园区)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阵地,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战场,也是拓展工会工作领域和展现工会形象的重要窗口。”四川省总工会相关负责人称,近年来,各开发区(产业园区)工会围绕党政中心任务,围绕职工群众需求,特别是在去年新冠疫情等多重困难叠加的特殊情况下,聚焦职工思想引领、建功立业、集体协商、化解矛盾、助力复工复产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党政、企业和职工的普遍认可。
“作为工会组织体系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开发区(产业园区)工会是工会联系服务基层和职工的前沿阵地,也是需要通过改革加强建设的重要领域。”四川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省总工会主席赵俊民明确提出,加强开发区(产业园区)工会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系统工程,四川全省各级工会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创新开发区(产业园区)工会的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推动工会改革向开发区(产业园区)延伸。特别要聚焦农民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重点群体,最大限度扩大工会组织的有效覆盖。围绕产业集群和重点、优势产业链,助力“拼经济、搞建设、促发展”,为四川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据《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