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向晓文
近日,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以下简称省消委)发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消费者投诉信息统计分析报告》,报告显示:售后服务、网络消费、老年人保健品消费……这些领域成为我省第三季度投诉热点。
极端天气和突发疫情导致部分领域投诉激增
今年夏天,因四川遭遇持续高温天气影响,家电类售后维修服务需求拥挤,售后服务投诉增多。第三季度涉及售后服务投诉2157件,占投诉总量的15.99%,位居投诉总量第二。消费者反映的问题主要为:一是经营者以各种理由不履行“三包”等售后义务或售后服务承诺;二是履行售后服务不及时,影响消费者正常使用,如在极端天气下空调制冷效果差、故障率高、维修人员缺乏,维修效率降低;三是售后服务态度不好,客服处理投诉问题推诿,消极对待。
与此同时,第三季度我省多地发生疫情,受疫情影响,食品类、快递类、预付式等消费问题突出。引发投诉的主要方面:一是合同退订引发纠纷,因疫情影响订票、订餐、订摄影、订房等引发退定金和解约纠纷,不同意退款或退款不及时是消费争议的重点;二是在线购物投诉增多,下单后发货不及时或拒不发货等问题投诉较多,以及生鲜食品、冻制品出现腐烂和损坏情况;三是价格争议关注度高,部分商品价格有所上涨,但有部分不法商家不落实明码标价,出现标价与结算不一致、恶意涨价等问题;四是受疫情影响,在美容、美发、体育健身等预付式消费领域引发退款纠纷呈增长趋势。
网购、定制、医美等新消费问题频发
网络消费维权难亟待破解。互联网经济衍生出一些新的商业模式、经营业态,直播、语音、AR(增强现实)等营销方式在激发消费者热情时,引发的消费纠纷不断,货不对板、质量瑕疵、商品损坏、 限制七日无理由退货权等问题频发。
定制家居乱象丛生。定制类消费迎合个性化需求深受消费者青睐,但因家具定制行业水平参差,引发的消费争议不断。投诉的主要方面:一是合同约定不清,如使用材料的材质、品牌、产地等与约定不符;二是因效果图与实际交付差异,引发对设计图、施工图的效力确认问题;三是因增项、加价或变更设计产生的价格计算、支付及违约金计算产生纠纷;四是定制类家具引发的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问题。
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愈加强烈,然而市场上美容机构鱼龙混杂,致使美容消费纠纷频发。投诉问题主要集中在: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虚假宣传、强制消费、诱导消费、推荐网贷消费、预付卡乱象、不明码标价等。维权难点主要体现在美容产品鉴定难、消费者受伤原因难以确定、消费证据收集受限等方面。
老年消费者权益保护需关注
近年来,老年人保健品消费纠纷日渐增多,且涉案金额较大,经营者针对老年人信息不对称、认知能力较弱等特点,通过养生座谈、赠送礼品、免费旅游等手段, 让老年人掉入各类消费陷阱。
2022年6月,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接到老年消费者杨女士等4人投诉称,今年3月起接到某公司10多次电话邀请参加免费聚餐。聚餐后参加了一场健康讲座和免费体检,被检出免疫力低下等,公司宣称可通过注射干细胞增强免疫力和治疗各种老年疾病,4人当场支付79000元注射了“干细胞”产品。但事后身体没有明显改善,怀疑被骗请求帮助维权。经调查,消费者反映问题属实。经多次调解,公司退还了消费者全部费用。
消委建议: 一是要加强部门联动,推动形成方便老年消费者投诉问题处理机制,为老年消费者维权提供更多便利;二是严厉查处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案件,防止违法经营者逃避法律惩处;三是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常态化的老年人关爱机制,回应老年人对养老、健康、消费和亲人陪伴的渴望, 体现社会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