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偶然在《威远县文化志》上看到一幅发表在报纸上的照片,一群农民手持铜管乐器热情欢快地演奏。这群农民有什么绝活?能登上报纸,受到大家的关注---
1984年9月,镇西农民铜管乐队应邀参加四川电视台举办的文艺演出
铜管乐队队员合影
温清华为队员们授课
为农出新,招纳人才
上世纪80年代初,各地组建了不少能歌善舞的文艺队伍,各类精彩的文化活动方兴未艾,如火如荼。威远县文化馆也紧跟潮流,萌生出了一个大胆的创举:组建一支农民铜管乐队。当时有人说:“铜管号,那是高雅乐器,哪是普通农民能吹的?”不支持、泼冷水,一浪浪涌来。可文化馆不以为然。当时的馆长傅顺钦说:“只要发掘培养,农民中照样有人才,我们筹建这个农民铜管乐队,就是要给农民创造机会,让广大农民群众也能欣赏高雅器乐。”不过说归说,真要一下从忙于农作的农民中找一批演奏铜管乐器的人并不容易。
1984年4月,傅顺钦带着一把小号,同几个同事一起,打算借到镇西区检查文化工作的机会,寻找合适的铜管乐队员。当看到镇西区文艺宣传队员的精神面貌时顿感有“戏”,便当即拿出铜号叫他们试吹,简单讲了要领后,还真就有不少队员有点吹铜管乐的意思。他们便从这支队伍中挑选了26名队员组建起了一支铜管乐队。由区文化站管理,县文化馆负责业务辅导和提供乐器。后来又从文艺队伍以外招募了10多名队员,这支农民管乐队壮大到了41人。年龄最大的39岁,最小的17岁,平均年龄23岁。县文化馆给他们配备了长号、短号、大号、小号、拉管等各种铜管乐器。
因为没有经费来源,全靠这群农村青年用业余时间排练、演出。一开始,队员们聚集在区公所排练,由于从没接触过,所以吹得调不成调,奏得曲不成曲。一些人便以此为由,说他们的排练影响了其他人的工作。区文化站干事和授课老师为了避免争议,就把队员们带到了山上去练习。队员们围坐在树荫下,盘坐在草丛中,不顾蚊虫叮咬,不管风吹日晒,一遍遍吹,一次次练,努力让演奏水平从陌生到熟练。
因人施教,无私奉献
当时,文化馆安排有扎实吹奏功底的温清华馆员做老师。“那时培训这支队伍真是不容易。”温清华说,没有经费,没有场地,请不起老师,全程都是自己一个人负责。一开始,队员们不识五线谱,温清华就把曲子写成简谱,甚至叫队员们死记硬背曲子。队员们吹不响号,温清华就反复示范,不厌其烦地教。“气要从肺到气管到嘴渐进吹出,运气要匀,要流畅,集中到唇间,而不能直冲脑门,那样会把头吹晕……”尽管手把手教,用尽心思,可这毕竟是技术也是学问,不可能一吹即会,温清华只得抓重点,因人施教,个个突破,手的姿势不对就纠正手,嘴的要领错了就纠正嘴……常常一天教学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仅一周时间就把他累倒了,住了5天院才恢复元气。
队员们心疼他,馆领导怜惜他,都劝他注意休息。他说:“这是全县乃至全省第一支农民铜管乐队,大家都在看着我们,不仅不能失败,还必须尽早成功,不刻苦怎么行?”他身体刚好一点,就一如既往给大家上起了课。练习中,音调高了队员们吹不上去,他就先降调让大家练,等有基础了再恢复到正常调门。那段时间,温清华整天想的都是怎样让大家学得轻松,又快又好,不辜负领导和队员们的信任,更不能让全县人民失望。
不畏艰难,努力学习
当时永兴公社的范建辉,不到20岁,之前一直是镇西区公所宣传队的队员。县文化馆领导来宣传队挑选铜管乐队队员时,她第一个被录取。
进入铜管乐队的她与多数队员一样,别说吹奏,以前见都没见过这些铜管乐器。只能在老师的指导下一句句背曲子,一段段练吹奏。她吹的是小号,费了好大劲,号口还是只能发出一点“噗、噗”的声音。不过她不服输,不停地练,连续地吹,把嘴皮吹肿了,头吹胀了,她也不肯休息,老师叫她歇两天,等嘴皮好了再吹,她满不在乎地说:“一个农民能成为一名区文化站铜管乐队队员是非常光荣的,我一定要好好把握机会,尽快掌握技巧,从生手成为熟手。”苦练十多天后,她就掌握了基本的手法和吹奏技巧。后来陆续在区县的舞台演出,当全场掌声响起时,她备受鼓舞,热血沸腾,信心大增,下定决心哪怕是不吃不睡也要练好铜管乐器。
范建辉到区公所排练要走5公里的山路。1985年的一天,在区公所演出完已是晚上9时,走这么远的夜路,她着实缺少点勇气,打算到附近亲戚家去借住一晚,没想到亲戚没在家,她只好壮着胆子独自前行。经过一片漆黑的树林时,草丛、荆棘里不时冒出一些动物的响动,吓得她全身直冒冷汗。可又不敢停下来,于是一路跌跌撞撞,赶到家已是晚上11时,跨进家门就累倒在地,差点病倒。母亲劝她别去了。她说:“不行,党和政府花了这么多心血培养我们,大家也喜欢我们的演出,我不能半途而废。”因为热爱铜管乐器,热爱铜管乐队,最终她坚持了下来。
护理公社的黄秋容和罗敏等几名队员是后来铜管乐队扩大队伍时才加入的。现在一提起镇西农民铜管乐队,仍旧是眉飞色舞,兴奋不已。黄秋容说:“当时进铜管乐队还是挺难的,吹、拉、弹、唱、跳等技艺,至少要会一门。不过我还是幸运地从上百名考生中成为了被录取的十多人之一。”在训练期间,她从不示弱,虽然按照温老师教的要领练习,可还是把嘴皮吹伤了。 黄秋容知道这是自己还没有完全掌握好技巧,必须进一步努力。后来她成了几十个队员中的尖子,长号短号,大号小号都能吹。
来自护林村的队员宋泽文,虽然是男队员,但中气有些弱,即使吹小号,音量还是上不去,并且显得有些吃力。老师和队员都劝他:“实在不行你就退出吧。”他说什么也不愿意,并说:“你们能行,我照样能行。”他早上5时多就起床跑步,做俯卧撑来锻炼身体,增加肺活量。一个月以后,他终于跟了上来。
成功演出,名扬全球
经过一个多月的培训,队员们开始在区县内登台演出。第一支演出曲子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虽然演奏得还略显生硬,但仍然雄浑高亢,悠扬和谐,振奋人心。顿时全场欢呼,掌声雷动。观众赞议:“没想到这些娃娃居然把这些乐器演奏得这么好,厉害!能干!”随后,他们继续练到当年7月,内江地区有单位得知这支铜管乐队,特别邀请他们参加内江地区职工文艺汇演。一曲《歌唱祖国》演奏完后,观众的掌声大约持续了半分多钟。
一炮走红,全川闻名。同年9月,应四川电视台邀请,铜管乐队一行27人参加了“国庆联欢活动”,得到上级领导表扬,并特别在记者招待会上作了隆重介绍。出名后,在全省第二届“蓉城之秋音乐会”、在成都举办的全国群众文化学会成立大会的文艺演出等大型文艺活动中,这支队伍和他们所吹奏的曲子都成为亮点和焦点。重庆、广元、阿坝、凉山、甘孜等地也都争相邀请他们演出。不到两年时间,仅县外就演奏了130多场。
1985年10月,为全国群众文化学会成立大会演出后,受到了上级领导的接见。自从有了这支农民铜管乐队后,省内外多家报纸纷纷报道镇西农民铜管乐队的新闻,先后有30多个国家的报纸作过报道和转载。1984年11月,旅美华侨伍振权先生还特别赋诗一首:“威远镇西乐队雄,场场演出庆成功。遥闻捷报侨心喜,热望佳音寄顺风。”这支农民铜管乐队“吹”向了世界。
散而不尽,情谊永存
1986年,内江市专门拨出3万元给铜管乐队,用于加强业务培训,添置设备。还给了4万元无息贷款,帮助建立纸袋厂用于安置队员,平时队员在纸袋厂上班,业余时间排练,随时有演出任务随时出征登台演奏。
这种模式本是一种维持和巩固这支农民铜管乐队的好措施,可好景不长,仅运行了几个月,因为纸袋厂改制,人员精简,不可能再发工资让他们去干工作以外的事。经历诸多变化后,队员们只好各自谋生,有的进了县玻璃厂或氮肥厂、康达公司,有的去了简阳啤酒厂,有的外出务工或参加了其他工作。大家各奔东西,草草地结束了这支红遍世界的农民铜管乐队,退出了他们从向往到热爱的铜管乐和舞台。尽管千般不舍,万般留恋手中那从吹不响到受追捧的铜号,可又不得不含泪心痛放下。
不过,虽然没有队伍,告别了老师和观众,可他们对铜管乐的热爱始终不渝,只要哪里有大型文艺活动,需要他们帮忙,他们都会尽量赶去。范建辉记得,她到税务部门工作后,好几次帮忙上台吹起她的小号。有机会时,他们还会约上三五几个队友在一起自娱自乐吹上几曲。温清华70岁生日时,曹玉群、陈菊、范建辉、黄秋容等几名队员还特别前去吹奏了一番。不仅队员们自己好像又回到了以前在铜管乐队时火热奔放、青春活力的年代,也让来祝寿的父老乡亲又看到了当年镇西农民铜管乐队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