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万天月)记者从都江堰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了解到,3月6日,一场以玉堂窑遗址保护利用为主题的研讨会在当地召开,国内陶瓷考古业内专家学者围绕玉堂窑址的历史文化挖掘、文旅融合发展、文化创意创新等领域展开深入研讨。与此同时,都江堰市还提出加快玉堂窑址保护规划的审批和考古挖掘计划工作,全力推进玉堂窑址考古遗址公园项目落地。
位于都江堰市玉堂街道凤岐社区浅山丘陵地区的玉堂窑址,为唐至宋时期遗留下来的大型窑址群,是一座古代手工业遗址。窑址南北长2.15公里,东西宽1.75公里,占地面积约2.5平方公里,由17处窑包组成。因烧造时间跨度大,窑口众多,烧造工艺多样,产品类型丰富而闻名。
推介会上,都江堰市文体旅局从玉堂窑址相关情况、规划控制要求、周边文旅资源情况等方面对玉堂窑址保护工作进行了现场介绍,并提出希望通过对玉堂窑址的保护利用,恢复玉堂窑烧制场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打造生活美学空间、文旅会客厅,丰富城市历史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吸引力和文化影响力。
“玉堂窑址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与其他地区窑址有明显区别,同时又受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北方地区文化影响,是古代成都平原文化发达、经济繁荣的一个重要表征。”北大教授、国内陶瓷考古专家秦大树表示,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玉堂窑址的生产技术和丰富产品形态与特征是四川地区陶瓷史研究的重要实物资料,针对窑址的活化保护,应该坚持文化引领,厚植底蕴,通过深挖历史文化内涵,让它“活起来”。
据介绍,接下来,都江堰市将聚焦玉堂窑址保护与开发,加快推进玉堂窑址考古遗址公园项目落地。将精品文化复原与旅游产品创新相结合,在丰富全域旅游内涵的同时,打造遗址博物馆、窑瓷体验中心等文旅新地标,促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为都江堰市“五大新城”建设筑牢文化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