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学研讨活动在成都举办特色课程 助学生走出个性化之路到中职学校体验劳动和职业教育广元市职高开展学生“识岗”活动武胜县城乡小学校联合开展教研活动都江堰市第三十届中小学生排球比赛开幕三台县芦溪中学举办校园艺术节消防知识进校园 建设平安校园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3545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3-27

特色课程 助学生走出个性化之路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武术教学

感受年画魅力 资料图

自己动手制作衍纸

蔡古梅 沙晓 记者陈秋名

为切实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落实,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四川各地学校都因地制宜开设了丰富多彩的具有当地特色的课程。

有的学校为引导青少年坚定文化自信,加深对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选择结合当地非遗文化开设特色非遗课程;有的学校结合生活艺术,开设集实用、美观于一体的手工特色课程,希望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动手能力、空间想象力和艺术表现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有的学校另辟蹊径,将武术特色课程引入校园,希望以武术文化为载体,让学生将传统文化中的精神、武术中的智慧结合,铸造强健的体魄、坚强的意志,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将来为社会作贡献。

府河学校:用武术特色带动学生全面发展

“嘿、哈、嘿、哈……”马步、劈掌、冲拳、踢腿……每天课间操期间,600余名中小学生在眉山天府新区府河学校操场上,打出一套套帅气的武术操。出拳、翻掌,一招一式有板有眼,这些平日里看起来文静的孩子,一架起武术的招式来,眼神坚毅、英气勃发,孩子们动作行云流水,干净利落,成为校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全校学生利用大课间练武是我校一项硬规定,每天一次,雷打不动。”该校校长余光军说,小学初中每个班每周都设置了专门的练武时间,“练武砺志”已持续整整4年。

眉山天府新区府河学校位于锦江镇,创建于1911年,是一所百年老校。校园占地23.18亩,现有教学班14个、在岗教师42人,学生631名。

早在2018年,该校就启动武术进校园活动,将武术文化与学校体育课程进行整合,聘请国家级一级教练员渠广臣为武术老师,编排了武术操,全校师生每天都在大课间练习。此外,在武术老师的带领下,该校还创建了校园武术队。

“从孩子进校门的那一刻起,我们不只要抓孩子的文化教育,更要抓孩子的心理与身体素质以及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做事情的毅力。”校长余光军说,练习武术既能发展少年儿童的柔韧、灵敏、耐力、力量和协调性等,更能强健孩子体魄。

在学校“为每一个孩子的健康人生奠基”办校理念的引领下,4年的时间里,该校的少儿武术已发展成为当地一大教育特色。武术设为常规教学,在大课间、早操等课外活动开展校园武术,让孩子们从小就能感受到武术技能和传统文化礼仪的双重熏陶。

一抬腿、一出拳、一震脚……孩子们在武术老师的带领下,边念口诀边打动作,一招一式,动作有力,虎虎生风。武术老师渠广臣说:“这套组合动作少,对身体素质要求不高,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重在打基础,简单易学,便于在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

“现在的孩子普遍存在身体素质差、缺乏毅力,武术训练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渠广臣说,武术可以强身健体,尤其是体质较弱的孩子,可以让孩子在学习武术后体质增强、精神更饱满。

“武术的一招一式特别枯燥,特别劳累,练武时,各种拉伸、踢腿的训练对孩子们来说是不小的挑战,一个动作可能就要重复几百上千遍。”渠广臣说,武术注重内外兼修,所谓“习武先习德”,希望通过武术训练,不仅仅是带给孩子身体的健康,更能让孩子从小养成独立自主的生活习惯,不娇气,不胆怯,坚强自信,锻炼孩子的意志力,练就一种在人生路上勇于面对风雨的精神,历练心志,勇敢面对困难,培养坚毅的品格,不屈不挠的精神。

4年的时间里,该校在走出四川、走向全国的舞台上创下了不少殊荣,先后于“运动成都”成都市第十四届武术套路冠军赛、成都市十六届传统武术锦标赛等赛事中,斩获各级各类赛事金、银、铜牌百余枚,荣获四川省武术精英赛团体一等奖,被四川武术协会评为“传统武术推广单位”。此外,还受邀赴北京参加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少儿书画春晚”和“华人春晚”等节目录制。

少年强则中国强。校长余光军表示,学校以“武术进校园”工作为契机,开启了打造以中华武术为办学特色的新时期,学校将在武术文化底蕴中,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武术文化,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达到以武养德、以武励志的目的。

清道学校:传年画美韵展育人魅力

近年来,清道学校依托绵竹年画发源地的优势,让绵竹年画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乡土资源走进学校,彰显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魅力。

打造“四室两地”,营造美育氛围。学校打造年画特色鲜明的“四室两地”校园文化环境,即年画教室、年画面塑室、年画剪纸室和“竹韵年画”工作室,配备多媒体、实物投影、专用桌椅、专用年画绘画工具等,为学生欣赏绵竹年画、绘制绵竹年画提供有利条件。依托绵竹年画文化园地和乡村学校少年宫绵竹年画实践基地,组织孩子们参观画室、绣坊,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情趣。将年画元素与学校文化融合,营造传统文化美育氛围。

探索“非遗进校”,发展特色教育。创建“清道教育年画文化”艺术特色教育体系,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编制了低、中、高三年段的《绵竹年画》校本读本,被评为“四川省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读本”。在年画教学中实施定时间、定教师、定场所、定读本的“四定”方案,创新运用体验观察法、讲授模仿法、亲子创意法,融合面塑、剪纸、刮画和棕编等艺术方式,丰富非遗特色文化教育。

创新“三星育人”,深化育人内涵。以德育活动为载体,常态化开展“年画放歌伴成长”主题艺术周活动、“我和美德少年手拉手”绘年画体验活动、“我是小小年画传承人评选暨拜师仪式”等特色活动上百次。通过“礼仪之星”“智慧之星”“艺术之星”的评选,形成“三星育人”体系,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艺术修养和学校的文化底蕴,深化育人内涵。

河沙小学:纸条艺术,衍出精彩

为深入落实“双减”政策,提高课后服务质量,进一步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遂宁市船山区河沙小学通过前期家长、学生、师资力量等各方面调研,本学期在课后服务中开设了衍纸手工特色课程。

衍纸是一种简单而实用的生活艺术,它运用卷、捏、拼贴组合完成。以专用的工具将细长的彩纸条一圈圈卷起来,成为一个个小“零件”,然后自由组合样式复杂、形状各有不同的“零件”来创作。为保证衍纸项目课程的顺利开展,学校设置衍纸小组专用教室,并购买了各个规格的衍纸专用纸张、工具套盒,邀请拥有丰富衍纸经验的老师授课。学生积极性高,参与面广,氛围浓厚。

衍纸课程开课之初,同学们对衍纸艺术较为陌生,后期通过老师的讲解和示范,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心中燃起了制作的欲望。在老师的专业指导下,同学们很快就学会了制作各种基础卷型。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同学们都会用折、捏、叠、贴等各种方法制作花的造型,并共同完成了河沙小学课后服务优秀作品---《衍纸团扇》系列。

河沙小学衍纸特色课程的开设,不仅丰富了学校课后服务内容,还培养了学生们的团结协作能力,动手能力、空间想象力和艺术表现力,也提高了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