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生产一线的火热作品矿山幼儿园“三八食堂”记忆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3549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3-31

“三八食堂”记忆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石维明

“三八食堂”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名气很大,发生了很多故事。它的具体位置在成都市一环路北一段和通锦路交汇的丁字路口,位于我上学、放学的必经之路上。

那时候,我和中学同学放学后,常常在操场上踢足球,分成两队,9人制、7人制都踢。奖惩非常简单、直白,哪个队输了,就凑钱,第二天早上请赢队吃“三八食堂”的“鲜肉包子”。

记忆中的“三八食堂”,经理、厨师、服务员,清一色的都是阿姨。“三八食堂”的“鲜肉包子”远近闻名,色香味形俱佳。蒸笼揭开,白雾上升,香气袭人,咬下去,一口见馅,满嘴油,连咬多口,口口见馅。 “三八食堂”的“鲜肉包子”9分钱一个,也有“素菜包子”,7分一个,均是抢手货。

当时,“三八食堂”在周边铁路新村、新二村、沙湾一带是一个比较大的食堂,方圆几公里街坊百姓有红白喜事,首选到“三八食堂”包席,“经济席”每桌10元,“高档席”每桌15元,“豪华席”每桌20元。

我的数学老师1981年春节结婚就在“三八食堂”包席。我和一帮同学跑去凑热闹,在“三八食堂”蹿进蹿出。十六菜一汤陆续端上来,在方桌上“叠床架屋”,计有:红油鸡块、大刀白肉、风干牛肉、卤鸭子、菊花鱼、锅巴肉片、京酱肉丝、蒜台腊肉、东坡肘子、白果炖鸡等。我和同学大快朵颐,席间,我向上菜的阿姨打听,答曰:“是15元一桌的‘高档席’”。这里有个参照:“三八食堂”菜谱上的“咸烧白”,3角钱一份,盘子里有10片还算大的五花肉;我的老师们,年轻一点的,月工资39元,资深一些的,月工资49元。

不知不觉中,“三八食堂”的影响在扩大,名气在上升,逐渐成为了一个标志性的“接头地点”。同学死党相约周日骑车游新都桂湖,会这样说:“星期天早上7时30分,‘三八食堂’门口集合哈,记得提前给自行车打足气哦!”男女朋友约会,通常是如此这般:“星期六晚上8时,‘三八食堂’门口,不见不散,然后去草堂影剧院看电影……”

一环路在1986年拓宽扩建之后,“三八食堂”功成身退,消失了。道路往两旁扩了二三十米,种上了桉树、柏树、榕树、紫薇、夹竹桃,建起了隔离绿化带,旁边修起了有阳台的七层公寓。

“三八食堂”虽然消逝了,但少年时代“鲜肉包子”的美味却留在了我的脑海里、记忆中,挥之不去。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