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柳一树烟油菜花儿黄怀念军旅时光外婆的故事春来大地在打捞与回眸中追寻真谛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3549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3-31

外婆的故事

李璐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童年的暑假记忆,是午睡时听着窗外的蝉鸣声声,是作业时听着缝纫机的哒哒声响,是傍晚时感受着夜市的新奇繁华,还有睡前依偎在外婆身旁,听着她讲着有趣的枕边故事进入梦乡……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是那个令外婆无比骄傲的徒步进西藏的故事。

我的外婆是中国第一批进藏的女兵。那是1950年的春天,只有15岁的她,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曾祖父的陪同下前往乐山参军。她们的任务是一面向西藏进发,一面修路,加快完成祖国大陆的和平解放。15岁的外婆终于如愿以偿地当上了文艺兵。

“我们进藏部队的文工队,同龄的小丫头不少,大家在笑声中度过了那些个年头;爬山的高度不同,我们就经历着不同的季节,队长一喊‘休息’,我们一坐下就睡着了,等再听到口令,我们立刻翻身就走;我们虽然年纪小,但都按普通战士一样要求自己的。”直到现在,我依稀记得外婆说起这些故事时眼神中流露出的奕奕神采。

外婆慢慢地向我讲述她的故事:有一次接到命令,上雀儿山慰问演出,那儿海拔5000多米,空气稀薄,路滑难行,呼吸就像在“拉风箱”,不少女娃娃都哭了,但都没有停下来。修路的战士看见我们,就递给我们一些冰糖,告诉我们:“含着上山路就好走了。”

外婆说:“大冬天的,我们在雀儿山上搭起了舞台,穿着演出服为山上的战士表演,背后就烧着一大堆柴火。演出结束后,我们就急忙披上大衣跑向火堆取暖;晚上睡在搭好的帐篷里,第二天起床才发现头发都被冻在帐篷上了,花了二十多分钟才抠下来。”

外婆接着说:“过雪山的时候,大雪把我们的眉毛头发都染成了白色,我们就相互指着对方笑。尽管生活很苦,环境恶劣,但我们的笑声一直就没有断过,就这么一直走到了拉萨。”

孩童时,听到外婆讲这些故事,感觉和电视里演得差不多。直到长大后,某一天在展览馆看到这段历史,仔细查阅资料,我才知道,在外婆的讲述里,更多的是这段不平凡经历里的趣事,而当时的艰辛和不易,她却提及的很少。

当年,有11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女兵分散在进藏队伍中,她们主要是由青年组成,她们被分配到各部队的医疗、后勤、文工和宣传等岗位,成为了进军西藏和建设西藏的后方保障重要力量。面对高海拔、空气稀薄,常年高寒的恶劣环境,女兵们在身体上并不占优势,体质较弱,并伴随着高山反应,而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女兵们走到哪里,就把歌声、锣鼓声和笑声带到哪里。她们背行包、背武器、背干粮、背乐器、背演出用品,她们翻过无数座雪山,趟过无数道冰河,越过险象环生的泥沼草地,但也把雪山草地当舞台,把蓝天当大幕,进行着精彩的文艺表演;在翻大雪山时,她们还得提前出发,在半山腰作行军鼓动,激励士气。经过半年、1年,甚至4年艰苦卓绝的行军,她们以顽强的意志和无比坚韧的精神,征服了世界屋脊,就这么伴随着川藏公路的建设,徒步走进了拉萨。

直到现在,年近九旬的外婆依然身体健康,爽朗乐观,妈妈经常说:“你看外婆这么大年纪了,还自己打车出去找朋友、拿药,不愿意麻烦子女,她习惯了坚强独立。”直到现在,我依然无比怀念,儿时与外婆外公度过的每一个暑假,外婆给我讲的每一个故事,外公教给我的每一个道理。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担当和使命,我们不会忘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情怀,不会忘记在新中国的建设历程中的那些人民英雄,我也不会忘记外婆那一代人不怕吃苦、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精神,它们都将激励着我,有勇气去战胜每一个困难和挫折,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和追梦人。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