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着老妈回家说春访艾芜故里以鸟鸣春起飞  惟歌生民爱 愿得天下知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3566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4-21

访艾芜故里

何迎春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周末去成都新都清流镇艾芜故居游玩。翠云村滨河路垂柳依依,碧绿的庄稼包围着村庄,让人心情愉悦。

艾芜故里园在公路边,方正四合院,淡黄木质院门朝东开,门楣上黑色匾牌上雕刻着橘黄色繁体隶书“艾芜故里园”。院门外右侧,有风雨亭,名曰“道耕轩”。左侧被绿树掩映,树下立块青砖砌的“文化地标,成都记忆”风雨墙,墙上有黄木,贴着艾芜头像及中英文简介:艾芜(1904-1992),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汤道耕,新都翠云村人,20世纪20年代在滇缅边地漂泊六年,最早将滇缅人民生活及异域风情写进作品,开创了边地文学的先河,也是流浪文学的开拓者之一,被誉为“流浪文豪”,其代表作《南行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影响最大、最具特色的流浪小说。

庭院内,生长着三棵百年大树:一棵是枝桠繁多的苦楝,另两棵是挺拔笔直的樟树,它们直抵深蓝的天空。堂屋阶前,立尊白玉的艾芜头像。房屋是矮房,木板青瓦结构,典型的坐北朝南,正北方三间房依次是书房、堂屋、卧室。两边是东、西厢房,里面摆着人们从前生活的用品、农耕锄具。西边是土围墙,墙头有干枯稻草遮风雨。几只麻雀在檐上叽叽喳喳飞上飞下,悄悄爬过树梢的太阳,把金色的阳光洒落在西厢房淡黄色的门窗上,格外明亮,让院子更加清静。

出了院门,在西边土墙外与木栅栏之间的空坝上,有旧时人物黑色铜像,有椅、有桌,桌上有纸、墨、笔、砚。一位老者穿着长衫、戴着瓜皮帽,坐在圈椅上,右腿搭在左腿上,左手托着大烟斗,抬起右手掌指向他面前,一位穿着长褂子,双手捧书的少年,定格了这户人家耕读时光的瞬间。土围墙的外墙面,上有石浮雕,刻画着艾芜《南行记》《故乡》《丰饶的原野》《百炼成钢》等作品里人物的形象。

顺着石板路往前走,便可见南行诗书画院。画院外的小径上,立着一本本铜质书页,上面抒写着鲁迅、郁达夫等“左联作家联盟成员简介”。

屋后西侧有小池,绿树围绕,池水清可见底,池边上石栏围护,石栏如书页,上面刻有艾芜作品《南行记》的介绍,以及他的名句名言。书院靠着池塘的白色围墙上挂着《南行记》里面关于饮食、民俗、生活的方言。

两层深色木楼的纪念馆,青瓦檐下依然见许多麻雀叽叽喳喳飞上飞下,它们仿佛看见来客而欢喜。纪念馆室内靠墙橱窗里的文字、图片展示着艾芜一生的经历与文学成就。

纪念馆广场上宣传栏里镶嵌着许多艾芜前瞻性的思想文字,让人思绪万千。馆内橱窗里记录旧时的文字与黑白照片里的荒凉、杂草丛生的景象,与当下环境比较,那可是天壤之别。而今,这里有万顷生机勃勃的庄稼;这里新农村幢幢楼宇,捧出乡村振兴美丽画图。想到艾芜以笔为刀,划破旧社会的黑暗,为民执灯。一生南北辗转,风餐露宿,留下鸿篇巨著,让人无比地赞叹!

我站在广场上,迎着春风,见成群结队的人,从麦田那头来到这里,感受艾芜的文风、文脉,以及他年少《南行记》里窘境下坚毅的生存精神。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