姹紫嫣红开遍卖凉水的记忆幼儿园的毕业典礼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3587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5-19

卖凉水的记忆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李小华

故乡的凉水井距离家门口大约300米,黄葛树距离凉水井大约700米,我的童年便是在凉水井与黄葛树之间来回奔跑。

在我9岁那年暑假的一个赶场天,母亲站在家门口望了望大路,回头温和地对我说:“今天太阳大,赶场的人走热了会口渴。幺女,你去黄葛树下卖凉水,要不要得?”“嗯,要得!”我连连点头答应。

母亲收拾好行李,便与我一起把它们搬到了黄葛树下。说是“行李”,其实就是一个装了凉水的茶壶、一张高板凳、两个玻璃杯、两块盖杯子的玻璃和一个盆。

第一次卖凉水,如何在水里兑糖精,如何端给客人喝,他们喝完后又该怎样把杯子倒过来在清水里清洗,这一系列流程,母亲都为我做了详细的示范,交代好之后,她就回家干活去了。

我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树下,守着凉水摊,许久不见人来。好不容易盼到有几个人走过来,可他们歇上一会儿就又离开了。我的凉水摊随树荫移动了好几个位置, 等到太阳快要落山,也才卖出去2分钱。正当我准备收拾东西回家时, 迎面走来了一群人,他们个个满头大汗,估计会来买凉水。

他们一坐下就叽里呱啦说个不停,其中一个头发梳得很整齐、穿着白衬衣的中年男子说:“喝凉水!”一群人走了过来,端起杯子一饮而尽。人多杯子少, 我连续掺水、洗杯子,忙活了好一阵。但这样的忙碌却令我很开心,还赚到了5分钱。

后来每一个赶场天, 只要不下雨,我都会去黄葛树下卖凉水。由于改用温水瓶装凉水,还在里面加了点醪糟,客人们喝后都夸我的水既凉快味道又好,生意也越来越好。

我们家的温水瓶内胆只有5磅,一瓶仅够掺7杯,所以中途我就得去凉水井打水。顶着火辣辣的太阳飞快地跑向水井,小心翼翼地取下瓶塞,将瓶身在水面轻轻荡开, 再摁下瓶口,只见瓶口不断冒泡,不一会儿就装满了。

我双手抱着温水瓶又飞快地跑回黄葛树下,客人们依旧坐在那里等我。700米的路程对当时还是小学生的我来说,往返也要跑上十来分钟。就这样,在生意好的时候,我一天要在黄葛树和凉水井之间跑四五个来回。

除了第一天的收入是7分钱,其余时间收入都是两三角钱。一个暑假下来,我的总收入有一两元。童年里这段卖凉水的经历忙碌而充实,家附近的那棵黄葛树也因此变成了我儿时的“摇钱树”。

如今,从家门口到城里已经通了水泥公路,人们赶场再也不用走小路了; 大家也都在自家院坝里钻了水井,将水直接抽入水缸。但那一棵黄葛树还保留在原地,与飞鸟对话,同清风作伴,成为了我的一段珍贵童年记忆。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