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快递增速感受活力中国文旅产业要变“网红”为“长红”城管暴力执法事件不应急于画“句号”分数不是义务教育学生的“命根”多条腿走路 破解职业困惑共建养老服务网,让老有所依网红小区“谢绝参观”合情合理乡村振兴,要有“田秀才”也要有“乡创客”非法改装飙车“炸街”当休矣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3594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5-27

非法改装飙车“炸街”当休矣

黄庆刚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徐骏作

油门一轰,呼啸而过,上演“速度与激情”;双排列队,人举手机,宛如“侠盗飞车”……当前多地公安机关陆续对飙车“炸街”违法问题展开专项治理行动,引发不少网民拍手称快。

飙车“炸街”不仅带来巨大的噪声污染,一些违法人员还会在超速行驶中伴有频繁变道、追逐竞速甚至“翘头”炫技等危险行为,对交通秩序、公共安全造成重大隐患。不少违法人员为追求“炸街”飞速轰鸣效果,往往违反车辆使用管理规定,拆除限速装置、改装电机、控制器、避震系统等部件,非法改装埋藏不少安全隐患。

特别值得警惕的是,此类违法行为参与者低龄化趋势明显。这种“速度与激情”获得不少“个性”青少年“青睐”,成为他们追求自由、独特、耍酷的工具。不久前,桂林警方排查发现3辆无牌电动车“翘头”飙车,违法车主只有17岁;河池警方在辖区内某中学附近查获6辆用于飙车的改装车,车主年龄在13岁至15岁之间,均为在校中学生。

相关部门多次重拳出击,飙车“炸街”缘何屡禁不止?违规改装成灰色产业链条,一些不法商家有偿提供场地、工具及技术指导,线上线下打击难;流量驱使催生畸形市场,部分网络短视频平台审查不严,被违法人员用于开直播、打广告变现牟利,部分未成年人往往容易受年龄相仿的“飙车”违法人员影响;犯罪成本低,执法难以形成有效震慑等多种因素导致飙车炫技违法问题难断根、易复发。

让飙车“炸街”“消声”,应强化各部门协同,并创新科技手段,加强源头治理,通过完善制度、数据监管、加大处罚力度等方式,使提供摩托车、电动车非法改装服务的企业合规经营。网络平台应从保护社会公共安全角度加强监管和审核,把好准入关、内容关,一旦发现相关违法行为,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提供线索,并下架相关内容。此外,家庭、学校及社会各界应加大普法和安全教育警示的力度,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识与安全意识。 (据新华网)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