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焊轨车现场气压焊接
顾银锋敬凡记者雷琰文/图
“今天是铝热焊更换工作的第一天,大家做好配合,抓紧时间。”6月3日班前会上,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成都高铁工务段施工负责人、成都西线桥车间副主任周爱文动员全体作业人员保质保量完成计划任务。
当日凌晨,一支由轨道车、焊接车组成的大型车队疾速行驶在西成高铁广元至剑门关区间的线路上,窗外呼啸而过的便是巍峨寂静的剑门山脉。该段广元线路车间30余名作业人员在车里早已做好准备。
为顺利完成本次任务,该段从各车间调配骨干力量前往广元支援,其中包括周爱文和他带来的近10人的支援小队。该段联合成都工务大修段创新焊缝整治技术,将原来的铝热焊更换为气压焊,焊缝维修检查频率更低,设备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午夜时分,范家沟隧道内大机轰鸣、警铃急促,作业人员一字排开、分工有序,轨道车组负责人王子踊指挥吊装人员迅速将钢轨吊装到位。
在整齐的号子声中,大家齐心协力将旧轨撬下道。紧接着,广元线路精测维修工区党员工长陈远文熟练地使用手摇挎顶将新轨顶升到预定高度。
在1200摄氏度的高温下,只见蓝色烈焰伴随着呼啸声来回炙烤着钢轨接头,焊头颜色淬炼成碳火红,两根钢轨端面在高温下迅速融为一体。面对这个新奇的“大家伙”,不一会焊接处就挤满了人。“移动式焊轨车现场气压焊是此次施工的‘重头戏’,学习观看焊接过程对我们后期的检查起到了帮助。”现场盯控的该段广元线路车间副主任陈林说。
焊接完一头后,广元线路巡检工区青年班长严成立即使用精磨机对焊缝廓形和平直度进行打磨。由于隧道内空气流通不畅,加之佩戴防护口罩,才打磨几个来回,严成就已汗流浃背,大颗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到轨面上。
在作业收尾阶段,探伤作业人员使用焊缝探伤仪和路轨探伤仪对焊缝质量进行“双机复核”。同时,线路精测人员使用零级道尺,零级轨检仪对钢轨轨距、水平、高低等进行检查测试,为线路安全上好“双保险”。
凌晨4时30分,轨道车疾驰在返回的路上,天空中明月高悬,东边的山尖上渐渐出现了朝霞。“看完月亮晒太阳,我们都是追光者。”严成笑着说。
高铁线上,列车疾驰过一个个隧道,给旅客们带来了瞬间穿越昼夜的奇妙体验。而在这一昼一夜间,有一群人追着星星出发、迎着黎明回家,默默守护着每一米钢轨、每一个隧道,护航旅客平安出行。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在旅客看不见的地方默默坚守着。那一个个守望安全、挥汗如雨的背影,成为万里铁道线上一道道动人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