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茹远程操作脱硫喷枪作业
任茂林 文/图
连日来,攀枝花的天气在一场“小雨”浸润后持续回升,高温下的生产现场考验着职工们的坚韧意志。在攀钢钒提钒炼钢厂脱硫提钒区域,作为多年获得公司和钢厂“三八红旗手”称号的王俊茹是脱硫岗位上现仅有的三名女工中的一个,从进厂到现在,一干就是20余年。
“由于近期镁脱硫设备的检修,分流到老线的铁水就比较多了,按工艺标准必须对每罐铁水进行预处理。”6月12日早上9时,在老脱硫操作室里,王俊茹正端坐在操作台上,眼里既要时刻关注着电脑屏幕上的数据,又要根据墙上监控中的现场画面适时进行脱硫喷枪的升降操作。
1998年从四川机电学院毕业后,王俊茹来到提钒炼钢厂。当被分配到铁水预处理工序的脱硫工位时,初次面对热浪翻滚、钢花飞舞的生产场景,她的心中有点发怵,但还是坚定地留了下来。
当时,班组为了照顾王俊茹,仅安排她从事室内操作。作为一名操作工,她的工作任务就是日复一日地按下提升吹炼操作键,接收和传达铁水成分信息。“这个操作看起来简单,但却是一个需要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眼睛、耳朵、两只手、脑子要快速反应才行。”在王俊茹眼里,脱硫操作是个十分有意思的岗位,每一炉铁水条件的不同,自己操作的喷枪深度、喷吹量、时间及压力大小就会有所不同。从那时起,她逐渐养成了“凡事都做到极致”的工作习惯。
来到扒渣岗位上,为掌握全面的操作技能,王俊茹主动向班组提出,要从室内操作中走出来,和男职工一道完成室外铁水运行、测温取样等作业。“刚开始第一感觉就是难、非常难,但在大家的帮助下,我战胜了困难也战胜了自己。”经过努力,王俊茹成了该岗位上室内室外都能操作的女工。
在该厂镁脱硫工艺上线后,王俊茹又要求到新生产线学习,她在高温粉尘的作业平台上,每天坚持做好取样、查看铁水翻渣、脱硫剂情况的同时,对新工艺的操作进行不断琢磨,总结出自己独特的操作方法。由她本人制作的“镁脱硫微课堂”视频,让作业区班组当作技术交流材料供大家学习。
如今,作为班组骨干、岗位上的多面手,王俊茹积极参与了脱硫剂降耗、降低脱硫铁损等攻关项目,针对一些环节上的疑难点提出不少改进的合理化建议,对指标优化、物流时间的控制都起到了积极作用。而在班组长休假时,她也挑起了班组管理的责任,在班组工作需要时她总是会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配合着解决好各种生产问题,出色地完成了班组生产任务。
仅2022年,她所在班组的脱硫合格率达到95%,脱硫命中率有10个月“领跑”,脱硫剂单耗也降到了四班最低。对于王俊茹在工作中的表现,冶炼作业区党支部书记侯武评价她说:“作为党员,她发挥出了先锋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