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体验种植 成都市教育局供图
本报讯(实习记者黄瑞)6月21日,环城生态公园农业科普教育基地一派热闹景象,来自成都市各个中小学校的同学们在出力流汗中感悟劳动价值、体验生命律动。当天,由成都市教育局主办的“践行耕读理念绿道伴我成长”成都市中小学生“环城生态区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基地”共享共建启动仪式在这里举行。活动现场,市教科院发布了环城生态区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基地共享课程,课程包括农作物种植、农耕文化了解和传承、手工制作、自然艺术等方面,涵盖劳动、体育、艺术、人文等多个学科。
成都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成都作为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通过城乡联办、普职联办、社校联办等方式建设校外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基地,统筹全市优质资源形成教育合力,近年来已建设校外劳动教育场所460余个。
“我们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中小学生提供丰富的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新场景,助推全市劳动实践教育工作,进一步构建具有成都公园城市特色的中小学实践教育新模式。”绿道文旅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启动仪式结束后,同学们开始了当天的玉米种植体验和定向运动活动。作为第一批体验环城生态区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基地共享课程的学生,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田园里,同学们互相配合,有的浇水、有的播种,还有同学在体育老师的带领下,奔跑、跳跃,通过定向越野找到劳动工具,探寻自然的奥秘。
据了解,成都全市教育系统通过与绿道集团开展深度合作,依托成都环城生态区万亩良田,把课堂开到田间地头,实现“联动共建、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对充分利用环城生态区社会教育资源,缓解校园劳动教育场地不足具有积极作用,将进一步构建以学校为主导、基地为载体、社会全方位支持的贯通一体、开放协同、资源共享的劳动教育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