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江到香江 她再次迎来“首发”汗洒断层不言悔做个群众的贴心人检修用独特的思维突破难关接续奋斗 她为村民增收锦上添花期待下一个山顶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3624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7-04

期待下一个山顶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金牌师徒”陈本学、郑明月

周俊陈中楷文/图

“截至目前,雷一1总站实现了累计集输天然气逾130亿立方米,创下连续32年安全生产无事故的优异成绩,为川中油气矿实现 ‘再上千万吨’目标,为川中地区天然气保供作出了突出贡献。”6月19日,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中油气矿遂宁作业区党委书记戴巍介绍说,成绩的获得离不开“本学班”的辛苦奉献。

雷一1总站地处偏远的遂宁市安居区磨溪镇,离遂宁城区30多公里。总站有一个“本学班”,班里离不开一个核心人物---陈本学。陈本学是雷一1总站中心站现任站长,中石油集团公司劳动模范、技能专家,2016年,他将总站16个人的班组以自己命名为“本学班”。

“本学班”有一个愿景:“人人当尖兵,事事要精细,件件出精品”。正是有了这个愿景,让这个班组在2022年荣获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金牌班组”、遂宁市“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

2014年,正值龙王庙攻坚上产关键时期,恰逢磨溪气田雷一1气藏部分低压井复产,雷一1总站增压站面临扩容问题,要采取增压机“两用一备”才能保证生产正常运行。“要将三号机组8英寸压缩缸改为12英寸,大约需投入40万元,才能解决问题。”技术人员和厂家提出了解决方案。

陈本学陷入了沉思,“就一定要换压缩缸吗?”带着疑问,他翻阅了大量的资料,频繁地与厂家进行沟通,反复地对压缩缸进行调试、计算。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陈本学整天泡在增压机房,记录每一个参数,查看每一个零部件。艰辛的汗水最终换来丰厚的回报,他们将3号机组压缩缸余隙由0.5英寸调至3.6至5.0英寸,并经过反复实验,整个机组运行正常,避免了更换压缩缸,不仅节约了成本,也让天然气日处理量增加了5万方。

在同行的眼中,外表干练、朴实的陈本学很有“学问”。他的“学问”不仅是采油采气的各个技术工种,也是如何培养技能人才。

现任雷一1总站副站长的郑明月,就是陈本学一手培养出来的众多徒弟中最突出的一位,一个“90后”、个头不高的小女生。“小小的身体,大大的能量,是一个能干会干的‘闯将’。”这是班组同事们对郑明月的一致评价。今年4月4日,嘉二气藏关停井磨005-H15井时隔8年后终于顺利复产,日产气达到4万立方米。郑明月从前期站场的工艺流程改造到顺利复产都亲历其间。

当夜幕降临,空旷的山坳里,探照灯下,两个红色的身影正穿梭在磨005-H15井口和流程区。郑明月和同事黎芯妤每小时就要对全站设备进行一次巡查,认真录取生产数据,仔细查看每一台阀门设备有没有跑冒滴漏,压力是否正常,产水量是否正常,不放过任何一处细节。2022年12月8日,陈本学、郑明月师徒在川中油气矿优秀站长(班组长)“双述双评”暨首届“金牌师徒”评选中脱颖而出,成为10对“金牌师徒”中的一对,郑明月还收获了“金牌徒弟”殊荣。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比起享受现在的心情,我更期待下一个山顶。”雷一1总站站长陈本学信心满满。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