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雅县总工会开展“我们走在大路上”企业职工文艺晚会
洪雅县总工会开展仓储物流交通运输安全培训
洪雅县总工会、县人社局、县应急管理局联合开展首届“花电杯”客货车司机技能大赛
洪雅县道路运输行业工会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巡回宣讲”--青衣江元明粉站
开展“森林防灭火”技能竞赛
“瓦屋雅厨”创业大赛
车坤
近年来,洪雅县总工会充分发挥工会职能,凝聚产改合力,统筹布局“四项计划”,全面落实产业工人思想引领、技能提升、建功立业、权益维护、队伍壮大等改革措施,深化全县试点工作,做实做强产改试点企业,以点带面,持续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纵深发展。
一、创新三项举措,纵横协同绘制产改蓝图。
凝聚多方力量,熔铸顶层钢架。联合多个职能部门,构建“工会统筹、部门聚力、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顶层设计,建立成员单位定期沟通制度,明确时间表和任务图,加强多方协作机制,做到信息互通、活动共办、资源共享,切实在推动产业工人思想引领、技能提升、建功立业、权益维护等方面走深走实。贯通上下链条,拉动产改齿轮。构建“党组牵头、部门分工、专人专责、主体实施”的“3+1”运行机制,细化产改考核指标,运用“四导”工作法,发动干部在“发文指导、责任主导、经费引导”的基础上,加强对基层的“工作辅导”,由上至下,充分下沉,沟通指导,把控过程,“链条式”贯穿产改工作有力推进。深化试点推广,加快产改效能。以县龙头企业、重点企业为试点,围绕突出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引领、加强产业工人技能培训、深化薪酬制度改革、打通产业工人发展通道等为重心,完善产业工人政策体系,搭建产业工人成长成才平台。及时总结宣传推广产改试点先进经验和典型,着力营造支持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浓厚氛围。
二、擦亮三大平台,促进产业工人成长成才。
以竞赛为平台,促学促行。擦亮劳动和技能竞赛品牌,以“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劳动竞赛暨“安康杯”竞赛活动为载体,着力扩大非公企业竞赛覆盖面和参与度。结合全县发展战略、资源特点,重点开展物流、机械、电力、林业、食品加工等行业系列主题技能竞赛,推动产业工人以赛促学,以学促行。2022年,全县81家企业588个班组6000余名职工参赛,规上企业参赛率达100%,催生“安全、节能、创新”优秀成果、案例共计75个,获评省、市级奖项共计43个。以育才为平台,熔炼自身。支持民办职业院校、第三方培训机构开展机械、茶艺、育婴、餐饮等培训项目,发动各级工会广泛开展产业工人职业培训、专岗培训和技能培训100余次,累计培训2万余人次。鼓励企业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建立产业工人长效培训机制,分岗位、分班组开展专项技能培训,科学合理引导产业工人熔炼自身,培育更多技能人才。以创新为平台,学以致用。注重围绕企业科技研发、课题攻关、技术改造,鼓励企业建设“科研期刊”“科研工作室”“产学研”等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创新平台,积极开展金点子、合理化建议、优秀提案、创新大赛等活动,引导产业工人学以增智,学以致用,促进产业工人由“工”变“匠”。
三、强化三个引领,助力产业工人扩面赋能。
组织引领,强基固本。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为契机,组建道路运输、快递、网约送餐等5个行业工会组织,新发展会员5000余人。充分发挥工会桥梁纽带作用,以工建促党建,在县道路运输协会以及客运、快递、货运、驾培等8个行业成立党组织,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党的二十大精神巡回宣讲等10余次,先后有54名职工递交入党申请书,发展党员5名,发展预备党员2名。不断壮大新业态产业工人队伍,最大限度的将产业工人团结到党的周围。思想引领,凝魂聚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开展“中国梦·劳动美---凝心铸魂跟党走、团结奋斗新征程”“尊法守法、携手筑梦”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20余次,参与职工1万余人次。举办“最美劳动者风采”微视频作品大赛,录制“劳动者的24小时”宣传短片,以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鼓舞激励产业工人,凝聚产业工人共同奋斗共建共享的奋进力量。典型引领,提质赋能。加大“洪雅工匠”、名匠、劳模引领力度,组建劳模工匠宣讲团,开展劳模宣讲进学校、进企业20余次,让“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深入人心。鼓励企业实行首席工人、首席技师、金牌工人、星级员工表扬制度,增强技能人才职业荣誉感、自豪感,引导更多的产业工人精研技艺、苦练本领,树立技能人才社会地位高、福利待遇好、发展空间大的鲜明价值导向。
四、注重三类保障,构建产业工人和谐家园。
注重权益维护。建立健全工资支付保障联席会议、工会法律维权咨询等制度,推动基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加强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以县非公有制重点企业为主,打造6个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示范点,并在20多个企业中推广。完善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全面推进厂务公开、集体协商制度,引导产业工人有序参与企业和社会治理,学会合法理性的表达自身诉求。注重关心关爱。创新“智汇救助”困难职工帮扶模式,以“干部多跑路、基层少跑路、职工不跑路”工作思路,通过流程重组、信息集成,提升工作效率,完成困难职工建档183人,建档数居全市第一。开展普惠服务、“四季送”等活动50余次,惠及产业工人1万余人。注重文化素养。按照“共建共享”思路,建设省、市、县三级职工之家和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共计43个,实施“四个引入”战略,探索“品牌主导、多点开班”模式,围绕职工精神文化需求,开展文艺汇演、品质课堂等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活动20余场次,参与职工5000余人次,不断提升产业工人文化素养。
洪雅县总工会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