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世宏指导创作蝴蝶画
王超明文/图
“用蝴蝶翅膀作画不仅非常好玩,还能感受非遗文化魅力,我以后要学习蝴蝶画制作。”9月6日,泸州市纳溪区东升街道在校大学生刘露参加了蝴蝶画制作体验活动后感叹道。9月6日,东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举办蝴蝶画非遗文化体验活动,邀请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蝶画工艺传承人、第三届“四川工匠”王世宏为辖区50余名青年人才和在校大学生培训蝴蝶画制作技艺,增强青年人才和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促进传统文化传承。这幅《虢国夫人游春图》,选用40余种蝴蝶才能完成制作,尺寸、色彩都和唐代画家张萱的原作大致相同;这幅《锦鲤》,两条锦鲤回旋追逐,如胶似漆,好似一幅精细的蜀绣,灵动鲜活……活动现场,王世宏首先引导学生欣赏精美的作品,再耐心细致地为学生讲解蝴蝶画的制作过程。“要不是亲眼所见,真不敢相信用蝴蝶翅膀制作的画这么漂亮。”纳溪区东升街道在校大学生唐春铃表示。
蝴蝶画又称蝶翅画,以蝴蝶翅膀为主要材料,经科学方法回软、展翅、防蛀、防腐、干燥以及后期制作30余道手工工序,可以拼贴成有国画、油画、水粉画效果的工艺画。蝴蝶画取材于自然,根据不同蝴蝶翅膀的外形和颜色巧妙组合,形成精美绝伦的画作,绝无做作之笔,彰显了浓郁的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特色。
“蝴蝶翅膀很薄,容易破碎,制作时气都不敢喘,稍有不慎就得从头再做。”来自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汤佳慧谈到自己的制作过程时颇有感触。在作品展示环节,王世宏对大家制作的作品进行点评,“希望通过‘蝴蝶画’的制作体验活动,进一步锻炼青年人才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青年人才的工匠意识,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技艺。”活动现场大家相互交流、彼此欣赏,尽情享受着制作的乐趣。
“下一步,纳溪区东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将组织一系列线下的体验活动,激发培养广大青年人才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而更好地传承工匠精神。”纳溪区东升街道组织宣传统站委员胡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