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矿子弟校忆往昔记忆深处的水碾老成都菜市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3687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9-15

记忆深处的水碾

李界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水碾 图据网络

小时候,全村10个生产队总共有6座水碾,负责为全村500多户人家碾米磨面。水碾只能建在河流小溪边,家乡有一条小河从田坝中间蜿蜒流过,自然地把村子分为了两半。田坝的尽头是绵延不断的小山,小山上的树木常年郁郁葱葱,为小河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源。

水碾需要流水的冲击才能运转,这6座水碾就建在家乡的小河边上。从小河的上游一座一座地开始建,一直建到了村子尽头。修建水碾有两个关键:一是需要蓄一池水,村民就在小河上筑起一道道堰坝,把河水拦蓄起来;二是需要盖一间磨房,在磨房里修建磨槽,安装上转轴、转叶、磨滚。这样,一座水碾就建成了。

村民把一担担稻谷倒入磨槽,再将水碾的闸门打开,水流急速冲击轴轮,石磨就开始慢慢地转动起来,然后越转越快。磨槽里的稻谷通过反复碾轧,一槽稻米就碾轧出来了。

碾一槽米大约需要半个小时。堰坝拦起来的一池水,一般碾两三槽米就流完了。 这时又要重新关上闸门蓄水,等重新蓄满一池水再开碾。

水碾碾米最让人烦心的就是一槽稻谷刚碾了一半,就没了水。过去村民白天要干农活,一般要到晚上才有时间挑稻谷去碾米。这时碰上水没了,又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蓄上一池水,大家只好在碾房里干着急,甚至有人等上一整夜也没碾成米。有时运气好,一池水刚刚流完,就碰上上面一座水碾开闸碾米,下面的水碾也很快蓄上水开始碾米。

因此,要让水碾正常运转,蓄水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冬天枯水期,要好半天水碾才能蓄上水。遇上6座水碾同时蓄水,最下面的一座水碾一整夜也蓄不满一池水。夏天水流充足,上面一座水碾池蓄足了水,就会把多余的水放走,下面的水碾池的水也会很快蓄满。

水碾建好之后,操作起来很简单。家里的老人只要能提得动闸门,都可以去碾房开水碾。那时有的生产队是每家轮流去碾房开碾,有的是安排专门人员去开碾。开一天水碾挣10个工分,村民碾一担米出5分钱。

那时候,坝上最好的风景就是小河边的6座水碾房。6座水碾房外观风格一致,从小河的上游排到了下游。特别是6座水碾同时开碾,磨房里转轴的辘轳声、潺潺的流水声在田坝里此起彼伏,好似一首交响曲。

上世纪80年代初,村里通了电,第一件事就是买回打米机。打米机碾米速度快,碾出的米又干净,还不需要在小河上不断筑坝蓄水。之后,那6座水碾就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40多年过去了,有时我来到小河边散步,脑海中还会浮现出那6座水碾的模样。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