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金龙坛罐窑场最鼎盛的时期。巍峨延绵的龙泉山下,四座恢弘的龙窑正滚火吐烟,龙窑前是几间偌大的工房,里面里摆满了大大小小已经烧制好的碗、盘、坛、瓶、缸、罐等土陶瓷器。大的高于人,小的可把玩于手掌间。在每个工房一隅,几名师傅正全神贯注地制作泥坯,身旁置有或缸或坛、或盆或罐的泥坯制品,成品或半成品皆有。而工房外则是一派忙碌景象:那些散发着窑火余温的陶制品正被工人们搬移出窑。小件的罐盆碗用手提、用背篼背,而大件的缸、坛则由数人齐心协力抬上牛板车或拖拉机。还有挥汗如雨的挑夫,口里喊着“嘿咗嘿咗”,肩挑黄土或坛罐,穿梭于车水马龙间。顿时,挑夫的脚步声、窑工的吆喝声、烧窑匠汗水滴落声,板车推动的嘎吱声,构成了一首欢快的劳动交响曲……
3D模型还原古代制陶场景 资料图
依山而建的龙窑
金龙坛罐窑烧制的陶制品
陶器制作 资料图
曾经的坛罐窑工房
历史悠久的金龙坛罐窑
坛罐窑,顾名思义,即烧制坛罐的窑。旧时,油盐酱醋糖酒茶以及各类粮食,不是坛装就是罐藏,还有泡菜坛、水缸、酒坛,甚至不少人家还使用药罐。
陶的发明,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开始,龙窑最早出现于商代,是陶瓷窑炉的一种。金龙土陶厂于清初建窑,有四座窑,皆为龙窑,因其均沿山坡而建,毎座窑有许多个窑洞,长长的顺坡而上,形同卧龙,故称“龙窑”。四座窑并排而建,每座窑长约60米,高约2米,13孔仓洞并排而列,那一弯弯弓形的仓背如同起伏的龙身,窑头高耸的烟囱就是龙头。在金堂县解放前,肖家和陈家本各有两个窑场,由于土匪为患不敢继续开工被迫停产。一年后金堂县解放,停产一年多的金龙坛罐窑重新启动,并将肖家窑和陈家窑组织起来,在取得生产合格证后,给每家补贴300元作为启动资金。
上世纪50年代后期,两家窑厂组建成了“金龙土陶合作社”,1958年合并白果土陶社后,正式更名为“四川省地方国营金堂县八一陶瓷厂”,有金龙、五凤两处生产地,拥有工人120余人。
1959年,因交通不便,导致原材料运回厂内成本大大增高,烧制好的产品也运不出去,造成产品脱销的困境,且技术力量积压。厂里相关负责人经过考察和勘测后,向金堂县工业交通局打报告,在不影响金龙和五凤两地生产的原则下,从金龙抽调一部分技工和领导干部前往城厢玉虹乡赶牛河建一座窑炉扩大生产,以此解决困境,生产日用陶器年产20万件。
粘土资源丰厚且水源取用方便,是金龙建窑选址的两个重要条件。金龙镇属龙泉山东侧浅丘陵地带,土壤性状保持成土母质特征。光芒七队釉子梁子的泥土颜色黄得纯正、黏性大、细腻无沙砾,最宜制陶。而且在金龙所有的土地中,唯此处泥土含有丰富的釉土资源,所以称其为“釉子梁子”。正因有了这种釉泥的保护,陶制品才能防漏且光滑透亮。此外,加上山势朝向宜晾晒制成品,使其受阳光照射时间更长。良好的土质条件、悠久的制陶历史,秉承传统的工艺技术,使金龙陶瓷品声名远播,行销川北一带。
制陶工艺的演变
到了1974年,陶瓷厂的生产用工房已经不适应生产发展的需求,加之光芒七队的肖姓住户移居他处时,将紧靠厂房的住房瓦片和房梁木全部撤走,只剩下屋基地约0.6亩,造成了工房三方无靠且多处被损,大大影响了生产。为此,在得到上级批示后,陶瓷厂将这0.6亩屋基扩建成了工房,很快投入了生产。工房外,制作大件陶器的师傅与制作小件陶器的师傅都在各自的区域内捣泥转坯,施釉装窑,忙中有序,他们制成的土坯制品都“忠诚地”追随主人,各自为阵,绝不越界,整整齐齐排列在阳光下,等候涅槃重生。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为土好,金龙建起了陶瓷厂,这块宝地养了多方人。因为制陶需要大量泥土,一直以来,在那个全靠人力肩挑背磨的时代,从中江、清泉、石笋、太平等地来的挑夫,每天出卖劳动力养活一家子。最远的每天披星戴月赶路,往返有三四十公里路。烧制好的陶瓷品,也全靠他们的双肩,小心翼翼地挑往成都、中江、乐至、广汉等地售卖,让金龙坛罐窑出的货成为远近闻名的“香饽饽”。
因为土好,这方水土养了这方人,金龙自古都有不少人家以制陶养家,慢慢造就了许多制陶巧匠。制陶并非易事,离不开优良的土质、风调雨顺的天气和适度的火候。需取选高岭土,走苦水,去杂质,成精土,耐酸碱;制胚需车盘平稳,坯泥正直,不偏不移;风干全靠天公作美,循序渐进,忌贪一时之快;烧陶时间需要一周左右,小火捂心,大火捂皮。
制陶工序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做坯,坯做不好全盘皆输。制作小件陶器简单快捷。比如做一个泥碗,先将一团黄泥在木板上反复揉捏至软而精,然后将泥团放在快速转动的底盘机器上,大拇指插进泥团中,手指随圆盘的快速转动灵巧变换即成。
如果要制成大件陶器,就特别考验制作者的手艺和耐力。一米多高的坛子或大缸需四道工序,要分接好几个泥坯才能制成,做好一个泥坯晒干了马上刷釉泥连接上,接着做第二个,然后才是第三、第四个,没三四天工夫是做不出来的。那时候没有机械化,全靠工人师傅两手和双脚的配合,两只手忙着捏泥,两只脚也同时踩釉泥。后来,厂里买回机器来压泥,才逐渐替代了用脚踩泥。至于运输方面,后来也有了拖拉机和货车的支援,挑夫的肩膀才得到减负。
巧夺天工的陶瓷艺术品
长期以来,这些瓦罐、酱缸、酒坛等伴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着时间的流逝,古老的制陶技艺也在发生着变化。
建厂以来,金龙陶瓷厂也开始生产起了陶瓷艺术品。那些在土陶上雕龙刻凤、描花绘草的雕花师傅,用他们的巧手为这些陶制艺术品锦上添花。当时,在金龙当地小有名气的本土画家肖富安,就是雕花和贴花的能手。他带着弟子用指甲划、竹签雕、刷子刷,为金龙、五凤两处窑厂生产的土陶制品雕物刻画。他们还曾到四川美术学院参加过专业培训。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雕龙刻凤的画匠,通过色彩的层层渲染,让游龙翔凤、飞鸟走兽、绿树红花,风风光光归附于陶坯之上。最让他们引以为傲的是:在1969年和1972年两届北京旅游产品展览会上,现场许多外国友人都被金龙陶瓷厂送展的龙凤呈祥镂空坛所吸引,对上面的那对栩栩如生的龙凤赞不绝口。
然而,1996年后,随着工业企业飞速发展,许多新型材料替代了陶瓷产品,历史悠久的金龙坛罐窑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如今,长期遭遇风雨侵蚀的工房和窑包已经垮塌,仅存遗址。荆棘丛中依稀可见孤独矗立的半截烟囱和各种陶瓷器残片和支钉、匣钵、垫饼、垫圈等窑具,原本堆积成山的陶器碎片也已被用于修筑公路。
如今,重新踏上这片土地,虽已不见当年烧坛制罐的盛景,耳边却仿佛又响起了挑夫的吆喝声、制陶师傅的踩泥声、烧窑匠汗水的滴落声、板车轱辘转动的嘎吱声以及来往货车匆忙的鸣笛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