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现场
记者向晓文文/图
“让我们没想到的是,找工会这么管用,职工诉求很快得到解决。”9月22日,受援人职工代表刘某谈起自已的维权经历时,仍激动不已。
原来,今年3月,资阳市乐至县总工会蹲点干部在县经济开发区走访企业时了解到,某公司决定实行调薪,方案由公司董事会研究决定,未经过职代会、集体协商等民主程序,在公司发布调薪公告后,40余名职工在微信工作群中对公司调薪制度进行激烈讨论,产生不满情绪。
了解情况后,工会蹲点干部立即通过四川省工会网上工作平台信息直报系统上报。乐至县总工会在平台上收到这一信息后,当即派出2名劳动关系信息员赴现场进行核查,在详细了解情况后,联合县经科信局、县人社局、县工商联等5个部门组建临时调解小组,组织涉事企业及职工方代表面对面座谈交流、听取诉求。
2名劳动关系信息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分别从法律法规、责任分摊、时间成本等方面给予劝解,引导劳资双方理性面对、互相让步、换位思考。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公司采纳了职工意见和建议,双方握手言和。
“能有今天的调解结果,工会及时介入功不可没。”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案成功达成和解,是乐至县总工会通过劳动争议多元调解机制,持续走深、走实的一个缩影。“既为职工维护了权益,促进了劳动关系和谐,又确保了企业正常生产和经营。”该负责人说。
“为推动基层工会干部主动办案,有效解决职工维权‘最后一公里’问题,我们积极探索多元劳动争议化解模式,让职工维权少跑路。”乐至县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彭易介绍说,该县总工会建立了“1+3+N”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工会、法院、司法、人社等部门职能职责,构建了程序衔接、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多元化解新格局。
目前,乐至县总工会打造了“法院+工会”诉调对接工作室,为广大职工提供法律咨询、争议调解、法律援助“一站式”“全链条”维权服务,聘请专职调解员,为职工提供法律咨询、案件分析、提供协商方案、与用人单位联系等综合服务,一旦劳资双方同意调解,及时调解,及时办结。遇上重大劳资案件,调解员及时联系法官开展联合调解工作,让职工当场感受诉前调解的好处,大大提高了职工对调解工作的信任度、认可度。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乐至县总工会通过“1+3+N”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工作机制,受理并调解职工维权案例12件,涉及职工68人,为职工追回劳动报酬、工伤赔偿等共计168万元。
“我们要旗帜鲜明地代表职工、服务职工,依法维护职工劳动经济权益,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维权服务活动,保彰职工合法权益。”面对下一步工作,彭易胸有成竹地说,他们将积极探索维权服务的新模式,对涉及职工的问题积极建言献策,主动作为担当,及时为职工提供法律、劳动争议等维权咨询服务,搭建维权服务平台,建立重大案件“1+X”联动办理制度,完善基层工会法律援助典型案件办理经费补助机制,让职工群众真正感受到工会是职工之家,工会干部是最可信赖的“娘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