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从思想到理念的创新,这是一场从素质到能力的变革,这更是一场从制度到体系的跨越。
近年来,宜宾市屏山县总工会紧紧抓住改革这一主线,着眼“三个强化”,深入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向更高质量迈进,为屏山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动力支撑。
行走在屏山大地,但见建设场地彩旗招展,运输车辆来回穿梭,好一派拼经济、搞建设、促发展的火热场面。

2022年11月,在四川屏山经济开发区举办工匠苗圃电工技能培训班

2023 年3 月,邀请四川轻化工大学教授专家到屏山指导调研

2023 年4月,宜宾市首届纺织产业职业技能大赛在屏山开赛

2023 年2 月,屏山县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会
强化高位统筹 构建深化改革的全新格局
“人才短缺,年龄偏大,素质较低,青黄不接……”屏山县总工会领导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当这样一份内容翔实的调研报告摆在面前时,县总工会领导班子一班人的眉头紧了又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做好顶层设计,才能确保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有条不紊推进。”县委常委、县总工会主席龙绪露语气坚定。
屏山县成立由县委牵头,县委常委、县总工会主席为组长,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发改局、县财政局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产改工作领导小组。
学习,讨论,研究,谋划。当全总、省总和市总相关要求内化为思想自觉时,他们的脑海里,已然勾勒出一幅全方位、多层面的改革图。
紧随其后的,是一系列的周密部署。
2020年1月,《屏山县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印发。方案不仅明确了改革方向、重点、要求,还制定了《县总工会改革任务清单》,将《方案》中明确的5个方面19项改革举措细化为28项工作任务。
“改革是硬任务,人人要担硬指标。必须全体动员,全员出动,全力以赴。”按照县总工会领导“三全”要求,所有改革工作任务逐一落实到责任领导,划定完成时限,明确具体标准。
为确保全县产改工作一盘棋推进,屏山县总工会同步出台《全县涉改单位工会组建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加强会员会籍管理工作的通知》《产改联席会议制度和工作推进会制度》等规范性文件,为产改顺利推进提供基本遵循。
强化宣传引导 奠定投身发展的思想基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化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这为工会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工会干部,我们必须统一思想、深化认识、认真领会,要在党的领导下深化工会改革,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和职工队伍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工会力量。”在县总工会召开的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会上,县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海彬的这番话,由衷道出了思想建设在工会改革中的重要性。
为确保产改深入有序推进,屏山县总工会多措并举,着力加强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引领。
主题宣讲深入人心。组建劳模宣讲团、工匠宣讲团,深入生产一线开展主题宣讲8场。宣讲团走进车间班组,线上线下开展宣讲活动,进一步厚植了深化改革的良好氛围。
主题活动丰富多彩。组织开展产改主题演讲2期、主题征文比赛4次,举办以产改为主题的职工摄影绘画美术作品展2场,让职工群众通过手中的笔和相机,展示思想教育的成果。
主题实践以点带面。屏山县总工会以“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工匠苗圃”等为载体,全力推动“岗位履职创佳绩、开拓创新作贡献”主题实践活动不断深入,学习、践行、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蔚然成风,进一步增强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
“扎实的宣传引导,为产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截至目前,28项重点改革任务已顺利完成19项,其余9项正在有力有序实施中。”县委常委、县总工会主席龙绪露介绍说,“我们有信心,更有能力将产改各项任务高质量完成。”
强化技能提升 磨砺干事创业的过硬本领
“产改只是手段,最根本的是要通过产改,为助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贡献工会力量。”改革伊始,屏山县总工会就清晰定位了产改方向。
思路引领行动。屏山县总工会把提升职工素质能力作为助力发展的有效抓手,广开门路强素质,多管齐下提能力。
---深入持久开展“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主题劳动竞赛。截至目前,先后承办宜宾市级、县级各类劳动技能竞赛6场次,参与职工1000余人次,有20名选手在竞赛中获奖,其中2人荣获宜宾市五一劳动奖章。
---发挥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带头示范作用。在全县创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3家,建设“工匠苗圃”2个,充分激发产业工人创新创造活力,取得发明创造成果145项,其中有多项成果填补了相关产业技术空白。
---创新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提升途径。积极探索“入学即入职,入职即入学”职业教育新模式,与宜宾学院等院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采取“请进来,送出去”方式强化技能培训,建立起企业自培、工会组培、院校代培、以赛促培的技能培训服务体系。目前,已开办各类培训班22期,培训各类人才458人,有2人被评为“宜宾工匠”,20人获评“屏山工匠”。
---深化工会系统改革创新。以“增三性、去四化,夯两基、强服务”的总要求,创新工会组织体制、运行机制、活动方式、工作方法,全方位围绕思想教育、技能提升、维护权益、服务职工、联系广泛打造工会工作全新体系。
2022年9月1日,在宜宾市江安县,一场特殊的竞赛正在进行。经过两个多小时必答题、抢答题和风险题三个环节的激烈比拼,屏山县总工会代表队获得三等奖。
“这次比赛,内容涉及工会工作知识、工会经审知识、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和工会经审规章制度等,可以说覆盖面广、内容多、要求严,是对工会工作的一次有效检验。”县总工会副主席徐亮说,“实践证明,只有通过扎实有效的改革,工会工作才会呈现全新工作格局。”
强化制度创新 筑牢深化改革的立体保障
面对不断呈现的改革成果,屏山县总工会领导班子一班人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2023年5月24日,喜讯传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屏山县支行零售金融部经理蒋洁荣获四川省工会会员普惠性服务工作先进个人。“我不过是做了自己该做的分内事,这份荣誉,应该归功于工会普惠性服务制度的有效建立和不断完善。”面对眼前的荣誉,蒋洁显得有些腼腆。从她的体会中,再次感受到工会普惠性服务的魅力。
为巩固和深化产改成果,屏山县总工会坚持把构建制度体系作为产改工作的重要内容,推进制度建设规范化、体系化。
---创新政策体系。下发《屏山县推进技能人才培养培训若干意见》,着力解决对技能人才培养重视不够、高技能人才待遇不高、专题培训针对性不强、部分企业培养人才落实不力等“四不”现象。出台《人才工作奖励激励实施办法》,建立企业激励机制、高技能人才引进激励机制、纺织和化工行业紧缺型人才引进激励机制、技术工人创新成果参与分配激励机制等“四大机制”,实现政策体系更加完备。
---创新保障体系。严格落实工会经费使用管理规定,坚持有限经费优先用于基层工会运转和职工服务保障。常态化开展“守初心、解难题、办实事、开新局”工会干部赴基层蹲点工作,提升基层工会服务职工群众的实效,为助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全新保障。
---创新维权体系。屏山县总工会牢固树立以职工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一切为了职工、为了一切职工、为了职工一切,深度做好“四季送”活动、维权法律服务、困难职工帮扶救助、会员普惠服务、职工互助保障等品牌活动。“仅去年以来,县总工会就投入资金30万元,帮助解决产业工人急难愁盼问题10余个。”徐亮说。
事实远不止于此。如今在屏山县,职工职业教育、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等级设置、技能等级评价、企业民主管理等事关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都有相应的配套制度给予有力保障。“把制度建设贯穿产改始终,通过制度管人管事,既能保障产改工作有序深入推进,又能提升产改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龙绪露感慨地说,“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有不断总结改革成果,逐步将其转化为制度,才能为深化改革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推进产改,永远在路上。屏山县总工会正在向着更高的目标,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