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念活动现场

来宾合影留念
高富华文/图
2023年10月13日,在夹金山下的四川省宝兴县大熊猫溯源馆内,一次以近百年历史为背景的谈话正在进行。
“这是一根制作于1926年的手杖,我按照父亲的遗愿,将它赠送给孙先生。”
赠送手杖的是来自法国艾斯佩莱特市的奥古斯特·戴海杜,接受手杖的是四川省大熊猫文化学者孙前。
这根手杖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一次民间活动开启两国两地友好往来
奥古斯特·戴海杜的父亲安德烈·戴海杜,生前曾任艾斯佩莱特市市长, 在该市有一所百年老校---戴维中学。
为什么叫戴维中学?当地的很多人并不清楚校名的来历。经过安德烈·戴海杜多方打听,原来在100多年前,这里曾出了一位叫阿尔芒·戴维的名人。随后,经安德烈·戴海杜多方考证,阿尔芒·戴维的身份让他大吃一惊。
1826年,阿尔芒·戴维出生在比利牛斯省艾斯佩莱特市,是巴斯克人。1869年,阿尔芒·戴维来到大山深处的宝兴县,他发现了大熊猫这一珍稀物种,并把大熊猫介绍给了世界。
从1862年到1874年,阿尔芒·戴维两度到中国,他在中国有过3次旅行考察。阿尔芒·戴维在北京发现了麋鹿(俗称“四不像”),在四川发现了大熊猫、珙桐等珍稀动植物。他还撰写了《在中国的旅行考察》以及《中国鸟类》《戴维植物志》(上下册)等书。
1900年阿尔芒·戴维去世后,他的这段传奇经历也湮灭在岁月的长河中。
在知晓阿尔芒·戴维的传奇经历后,安德烈·戴海杜开始奔走呼号。他发起成立“戴维之友”协会,开辟戴维植物园,让阿尔芒·戴维重新“活”起来。
2000年11月,经中国科学院鸟类专家何芬奇牵线,在阿尔芒·戴维逝世100周年之际,安德烈·戴海杜带领由家乡41名巴斯克人组成的亲友团来到宝兴,寻访先贤足迹。
这本是一次民间活动,但这一消息被时任雅安市政府副市长的孙前知道后,他意识到这是雅安打响大熊猫文化旅游的大好机会。于是,他赶到宝兴县,与安德烈·戴海杜见面。
2002年底,宝兴县和艾斯佩莱特市在法国正式签订友好城市协议。
从此,同处在中、法两国西南部的雅安市和艾斯佩莱特市因大熊猫结缘,开始了友好往来。
一本熊猫图书揭秘熊猫百年传奇
2005年,孙前因工作关系离开了雅安,但他一直关注着大熊猫文化的宣传和推广。除了三次到艾斯佩莱特市考察,他还促成雅安退休工人罗维孝“单骑走万里·戴维故里行”的骑行活动。
随后,四川省“双宝”(大熊猫、金丝猴)文化专家、出生于宝兴县的摄影家薛康等人,也专程到艾斯佩莱特市造访。
后来,孙前沿着阿尔芒·戴维走过的路线进行寻访,研究大熊猫文化。当孙前在巴黎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看到大熊猫模式标本的一瞬间,他认定大熊猫模式标本就是打开大熊猫尘封百年的文化宝典。
“用大熊猫文化讲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故事,讲好中国与世界人民和平友好的故事。”孙前撰写了40余万字的《大熊猫文化笔记》。他要告诉读者,大熊猫文化从雅安走向世界!
《大熊猫文化笔记》书写了大熊猫的百年传奇,被读者誉为“大熊猫文化的开山之作”。该书先后在中国、法国出版了中文版、英文版和法文版,2019年在大熊猫科学发现150周年之际,该书出版发行典藏版,受到读者广泛好评。
一根百年手杖传承熊猫文化情缘
从2000年12月至2017年6月,安德烈·戴海杜先后四次到访雅安。他还在成都一家酒店挥铲当大厨, 为他在雅安碧峰峡认养的大熊猫挣“奶粉钱”,一时传为佳话。
2017年6月,安德烈·戴海杜与雅安相关部门商议,在大熊猫科学发现150周年时举行纪念活动。孙前发现,年迈的安德烈·戴海杜步履有些蹒跚,他的手里多了一根助力手杖。
看着有些疑惑的孙前,安德烈·戴海杜只是告诉他,手杖是巴斯克男人必备的物品。
2019年4月11日,当法方亲友团再次来到宝兴县时却不见安德烈·戴海杜的身影。 原来安德烈·戴海杜旧疾加重,临时取消了行程。就在亲友团抵达宝兴县前一天, 安德烈·戴海杜在家乡去世。此时,孙前才想起安德烈·戴海杜的手杖,原来他早已发病,第四次到雅安,他是强打着精神过来的。
4月15日,安德烈·戴海杜在家乡安葬的当天,孙前和法国客人为他举行了悼念活动。按照巴斯克人的习俗,集体为他唱了三首巴斯克歌曲,在歌声中为他“送行”。
2022年,是两地签订友好城市20周年,因疫情原因纪念活动推迟了一年。2023年10月10日至13日,来自艾斯佩莱特市的20余名客人来到雅安。10月12日,在纪念活动上,孙前和宝兴县委书记罗显泽向客人赠送了中国青花瓷大熊猫油画家谢纲骅油画作品《1869.4.1戴维日记》等礼物。这是全球首幅表现阿尔芒·戴维在宝兴县科学发现大熊猫的美术作品。
活动现场上,奥古斯特·戴海杜将他父亲生前用过的手杖赠送给了孙前。法国夏至影业董事长、总制片人、现场翻译孙轶伟女士介绍,巴斯克人的手杖代代相传,不会轻易赠送他人,只有特别亲密的人才有可能获赠。奥古斯特·戴海杜说,这根手杖见证了宝兴、艾斯佩莱特的友好往来,更是见证了父亲和孙前先生的深厚情谊。
这一切,都被孙轶伟的助手一一记录了下来。
“这一幕太感人了!”孙轶伟正在筹拍阿尔芒·戴维在雅安发现大熊猫故事的纪录片。此次她到雅安参加活动,不但主动担任了翻译任务,还通过实地考察体验,为拍片做好前期筹备工作。
精彩还在继续。纪念活动结束时,宾主双方击掌相约:2026年,相会在法国,相会在艾斯佩莱特市!
再过3年,是阿尔芒·戴维诞辰200周年,艾斯佩莱特市计划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诚挚邀请宝兴人民、孙前先生等到艾斯佩莱特市参加纪念活动。孙前等人欣然允诺。
穿越百年,跨越万里。大熊猫情缘,让中国宝兴和法国艾斯佩莱特市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两地之间的情谊一代接一代地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