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上的梦想古镇旧事阳光之城“不可爱”的冬天母亲的盐菜中国的茉莉香邛海夕阳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3770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12-29

母亲的盐菜

王磊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爽脆可口的腌儿菜 资料图

这天的午餐桌上,多了一碟盐菜。是用儿菜做的,黄澄澄,清香清香的,里面夹杂着稀疏的辣椒面,吃起来很脆,味道偏辣,但辣得很香很纯。妻子说是从菜市上买回来的,我细细品味着,好熟悉的味道。随即脱口而出:“这是老家的盐菜,是我妈做的!”妻子忍俊不禁,打趣道:“你真不愧是娘的心头肉!”

这是母亲托在成都读大学的侄儿返校时带来的,还一同带了十多斤腌腊肉,都是母亲亲手做的,也算得上是老家的土特产。自从我怀揣高校录取通知书离开老家大巴山后,就很少有机会能吃上母亲做的盐菜了。

母亲是腌制盐菜的能手,每逢做盐菜时,作为家庭主要劳动力的父亲也只能退居第二,在母亲的吩咐下跑跑“龙套”。母亲腌制盐菜是相当讲究的,那可是一道严格而又精细的手工工艺加工过程,每一道工序,母亲都要亲自操作。

当青菜成熟时,从地里收回来,母亲先将菜叶和菜茎分开,菜茎和菜心是做咸菜的最好原料。将菜茎分切成小块,用水清洗干净。晾晒到八九分干时,再用水清洗至少两次,待水分阴干后,倒入大木盆,加入适量的盐巴,用手反复揉搓,直到把菜搓得软绵软绵的,再加入辣椒面,又继续揉搓,等到盐和辣味都渗透进去了,然后再放入菜坛里。

往菜坛里放也是有讲究的。必须是一层一层地放,每一层要压得紧紧的,还要均匀地洒上适量的盐巴,因为盐一旦放少了菜很容易变酸。若想吃辣一点的话,只需再均匀地洒上少许辣椒面。这样直到装满后,用事先准备好的晒腌的几片大青菜叶,将坛口密封好,再盖上坛盖。还需要用一块轻重适度的石头放在坛盖上压住,防止漏气。最后再往坛沿加上水,将边缘密封住。每隔三五天还要更换新鲜的清水,时刻保持坛沿水不能干,否则,菜也会跟着变味,这也是母亲腌制美味盐菜的重要诀窍。就这样过了三五个月后,取出来吃时,盐菜颜色黄澄澄的,味道清香,口感脆爽。

盐菜也是我们巴山农家人红白喜事酒桌宴席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特色菜。

在老家,家家户户都有自己做的盐菜,而且花色品种繁多。特别是家里有读乡中学的孩子,更是要多腌制些盐菜,供其住校食用。自从我们兄妹读乡中学开始,家里年年都会多做几坛盐菜。

我的老家在四川宣汉县隘口,地处大巴山南麓深处,高山林立,群山连绵,起伏跌宕。家和学校相距很远,大多数读书娃都要走很远的山路去上学。由于山高路远,只有寄宿学校,每周周末才能回一趟家,备一周的菜粮。学校食堂只负责给学生蒸饭,不管学生的菜。因此,盐菜就成了我们山里读书娃的常备菜。有的同学会带一些像是红苕、洋芋、红豆这样的杂粮,家家唯一不缺的就是盐菜。家中宽裕的,还会用菜油或猪油把盐菜炒一炒,要是再放上几片山腊肉,那可太有滋味了。大多数都是将盐菜切碎,直接装上两罐头瓶,带到学校去,足够吃上一周的时间。

在我们兄妹读书期间,母亲总是想办法给我们变换口味,每周带到学校去的两罐头瓶菜都不重样,要么是腌青菜和腌豇豆,要么是腌儿菜和豆瓣酱,要么是腌萝卜干和腌辣椒,还有咸甜味的腌木洋姜、豆豉酱等。每次我们带去学校的菜,都会与同寝室的同学互换口味。母亲给我们备的一周的菜,往往在星期四前就一扫而光。

如今,母亲已八十六岁,父亲也已八十九岁高龄,家中四世同堂。但他们仍不辍劳作,每年都会亲手腌制一些盐菜。在我的寒窗苦读生涯中,母亲的盐菜始终伴随着我的一日三餐,陪伴我走出大山。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