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固本促保障 把握关键增和谐成都市总工会启动2024年元旦春节送温暖活动攀枝花工会打造温暖人心的“花城港湾”内江市召开会议推动产改向纵深发展绵竹市总探索“普法+”模式 助力工会工作提质增效锦江区第二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犇犇干将·筑梦锦江”颁奖仪式举行遂宁射洪市为物流司机建起了“暖心之家”礼赞时代工匠 致敬平凡英雄泸州江阳区养老护理员技能竞赛举行广安区北辰街道工会联合会举办女职工健康知识讲座北川羌族自治县慰问华北片区北川籍农民工邻水县总工会组织红色观影活动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3773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1-04

攀枝花工会打造温暖人心的“花城港湾”

记者 张宸菱 文/图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仁和区仁和有你上城驿站

“感觉特别贴心,现在到处都有驿站,随时手机上一查就能找到接水、热饭、休息的地方。”2023年12月28日,在位于攀枝花南站的“花城港湾”户外劳动者服务驿站,网约车司机王师傅在此等候接站乘客,他指了指醒目的工会标识由衷说道。

这是攀枝花市各级工会扎实推动户外劳动者驿站“建管用”的生动体现。近年来,攀枝花市各级工会按照因地制宜、因需制宜、突出特色的建设理念和特色化“建”、智能化“管”、多元化“转”的方式,力争实现建成一个、惠及一方、带动一批。目前全市已建成户外劳动者服务驿站300家,其中全总“最美站点”5个、省总“最美站点”20个。

“户外劳动者在哪里,工会户外劳动者站点就建在哪里”,是攀枝花工会用行动践行的承诺。攀枝花市各级工会立足当地户外劳动者特点及需求,在各级工会阵地、临街醒目的单位场所,采取“自建+联建”方式让站点遍地开花;围绕攀枝花市“阳光康养”“红色旅游”发展项目,在仁和湿地公园、三线建设博物馆天星湖湿地公园等旅游景区,将站点建设与民生工程、城市发展共进互促;结合工会进农村专项工作,在村级工会示范点建设“新农人服务驿站”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让广大农村户外劳动者在家门口畅享“娘家人”的专属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好找、好认,同样是攀枝花户外劳动者服务驿站的一大特点。所有站点均录入“川工之家”APP、百度地图、高德地图、工E服务小程序,形成全方位站点布局电子地图,户外劳动者能在“掌上”选择就近点位获得服务。站点建设中也融入了攀枝花特有的“花城”元素,各县(区)打造出“爱的里程”“仁和有你”“迷昜驿站”“大笮小家”等品牌,规范统一、选址合理、功能上各有侧重的特色站点,已然成为了户外劳动者们的“熟面孔”和“知心人”。

为发挥站点更大效用,攀枝花市各级工会不断延伸服务边界,力争实现全天候、全方位的服务。攀枝花市首个开放式户外站点“上城驿站”,融合了监控管理和24小时开放式服务的运维模式,在给户外劳动者们提供服务的同时,也为乘坐公交车的职工群众们提供候车便利,进一步开启了户外站点服务时长的延伸、服务对象的拓展。目前,全市已经建成24小时服务“不打烊”站点15个、“无人管理”站点5个、24小时服务“不打烊”+“无人管理”站点4个。全市各个站点还因地制宜开展起免费理发、就业招聘、法律咨询、心理咨询等特色便民服务,截至目前,已累计服务户外劳动者10万余人次。

“如何将户外劳动者服务驿站做得更好,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我们也通过实地观摩、竞技拉练等形式,推广先进经验,探索创新观点。”攀枝花市总工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下一步,他们将积极探索开展户外站点智慧化建设,借助智慧工会二期平台探索建设“互联网+”户外劳动者工作站,借助云计算、人工智能、人脸识别、服务信息实时反馈等技术手段,深化站点信息应用和站点相关数据的统计、处理、分析,致力于为户外劳动者提供更为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服务保障。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