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远:那些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拉萨“吸氧记”39年前的成都火车北站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3774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1-05

威远:那些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

唐兆权 文/图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桥,有穿山越岭的铁路桥,也有恢弘的公路桥,还有别具匠心的渡水桥,一座座桥梁千姿百态、风采各异。有的桥奇巧绝伦,有的桥宏伟壮观,这些坐落在大地上的桥梁,彰显着它们独特的  “风韵”和“个性”,承担着难以替代的使命,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

1984年,威远大桥剪彩

上个世纪90年代,火车经过八洞桥

上个世纪70年代末拥挤的堰闸桥

连接两岸的铁索桥

见证发展的威远大桥

威远大桥,是威远县修建的第一座钢筋水泥大型公路桥。更是当地通往外界的要道和发展地方经济的门户。这座大桥并非一蹴而就,还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以前这里没有桥的时候,人们只能趟水过河,稍遇洪水只能望河止步。从前,交通不便,别说铁路、高速公路,就连普通公路都没有。当地政府和一些商家想到了利用河道行船,从水路运输物资。行船,顺水而下不是问题,可要逆水行舟则是难上加难,得靠若干名纤夫拉着船一步步上行。遇上部分河段属于浅滩,拉纤也没法行船。

上世纪50年代,当地政府组织修建起了石堤堰闸,威远大桥所处的罗家坝堰闸,就是威远河其中的一座。此处堰闸分上下道,船行进堰闸内就把堰闸关起来闸牢,待流下来的水注满堰闸,水漫满河道,河水平行,船再依水而上,逆水行船便轻而易举。

因堰闸面宽至3.05米,平时高出水面3.5米,人们便自然的把它当成了通行的桥梁,但汽车只能单行,经常桥头上都排着过往的架车、板车、汽车、自行车和行人等候过桥。小的时候乘坐客车至此,有时候等10几分钟都进不了城。因为桥面宽度有限,加之如果安装栏杆会影响泄洪,故桥面两边都未安装栏杆。

经过这里的人们当然是希望什么时候可以有一座真正的桥。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市县两级相关部门才筹备和设计规划在堰闸一旁建桥。经过3年时间的筹划,1983年初终于动工修桥,修了一年完工。

桥体用条石筑墩卷拱而成,一共4个大拱,12个小拱,只有桥面为混凝土。这座桥全长182.5米,桥面距水面高度17米,桥宽13.5米。水磨石栏杆、玉兰花桥灯等设施一应俱全,被命名为“威远大桥”。大桥的修通,不仅方便了当地人的出行,让大家的出行安全有了保障,还为威远这座古老的县城增色添彩。大桥正式通车那天,大家纷纷来到桥边参加隆重的通车剪彩仪式,以表达内心的喜悦之情。

如今,交通日异发达,当地也陆续修建了不少新的桥梁,可威远大桥所肩负的出入要道和北大门门户的责任却未曾改变,仍然承载和见证着当地的建设、发展与繁荣。

连接两岸的铁索桥

威远的铁索桥,位于威远县城北门外右侧,横跨于威远清溪河上,全长约60米,宽约2米,桥两头用钢筋水泥浇筑有高大的桥墩,用4根大铁索拉接两岸,下面两根铁索上铺有37根横钢担,两边一共用74根铁索垂吊于上面两根大铁索上。在铁索桥两边还用钢管构筑了栏杆,以保护过往行人的安全。

以前两岸居民要转一段路才能到达对岸,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修桥的愿望十分迫切,所以迅速修了这座桥梁。据当地几位老人回忆,这座铁索桥建于上世纪90年代,建桥初期,桥面并非铺的铁板,而是木板,数年后才换成了铁板。因此,相关单位每年都要对其进行检修维护,几年进行一次大修。

最近一次的维修是在2023年初,承重钢绳重新刷了油膏;桥墩顶部4个支点换了润滑油,收紧了提条,复位了桥面;桥面钢板排水孔也进行了疏通,并对提条、栏杆和桥面进行了除锈、刷漆处理;对提条、栏杆与横担的连接点进行了检查调校和焊接维护;此外还更换了磨损的螺栓,对桥底进行了除锈刷漆,检修了4根拉绳,对青龙山公园1号干道的铁栏杆进行了除锈刷漆,对栏杆立柱新建了20余个水泥小正方体加固,以确保美观安全,整个工程用时半月。

据介绍,这座铁索桥既是清溪河上连接滨河公园与青龙山公园的通道,还是两岸居民的必经之路,也是威远县城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铁索桥像是一个长长的绿色摇篮,也似一座倒过来的鹊桥,虽然人们走在上面有些摇晃,可在桥上有节奏地“踩点”行进,也别有一番感受,不少前往威远县城参观游览的人都会前去体验一番。几十年来,威远修了无数的路和桥,可这座铁索桥却一直被保留着,曾经也有人提议更换,考虑到留下这道难得的风景线,当地最后还是决定让它延续下去。

载入历史的八洞桥

八洞桥,位于威远县城不远的黄荆沟镇一山间,是一座铁路桥,从八洞桥上经过的铁路属窄轨小火车道。

始建于上个世纪初的威远煤矿,所产的煤从前全靠人挑马驮,运到外面的车站和城市。随着煤产量的增加,人力畜力已经不能满足运煤需要,1958年当地修建了这条黄荆沟至坭河再到资中火车站的窄轨小火车铁路,1960年正式投入运行。这八洞桥所在地便在这条铁路的最大跨越处。

因为有8个直立的桥敦(也是8根四方桥柱)形成8个高矮匹配的桥洞,所以被称作八洞桥。桥墩是用当地坚硬的黄浆条石叠砌而成,最高处20多米,最矮处也有几米。该桥属南北走向,桥长约80余米,宽2米。

2007年煤矿大幅减产,这条窄轨铁路线停止运行,八洞桥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桥上已见不到来回奔驰的小火车,更听不到“呜呜”的汽笛长鸣。镇村公路通达,八洞桥上也没了过往村民的踪迹。如今,八洞桥依然横跨于溪流之上和峡谷之间,由于石材坚硬,未见斑驳风化的迹象,仍保留着当年之姿。

用途广泛的渡水桥

渡水桥,顾名思义,自然是作渡水之用。因为既过人,也过水,所以既叫渡桥也叫渡槽。威远县新场镇龙奉村就有这样一座桥梁。虽然这种桥并不鲜见,可这渡桥的特别之处在于,全由当地农民自己设计自己施工修建。高20多米,跨度长50多米的渡桥,不仅全村的田地都要靠它输水灌溉,村民们进入村口也全靠它来连接。

从前村里没有水利设施,村民只能靠天吃饭。后来,村里在上级政府的支持下修建了一座水库,大家要把水库里的水引灌农田,便商定修这座渡桥。那时候,没有如今这么多的钢筋水泥,龙奉村这座渡桥就全是用当地的条石和石板筑成。

当年的村支书段基土清楚地记得,这坐桥梁并非专业的设计师设计施工,而是出自一位姓李的石匠和当地农民之手。“那时不像现在,什么机械都有,20多米高的桥墩,50多个大小卷拱,全凭手工和人力一砣一砣条石和一块一块石板筑成,大孔托小孔,小孔套大孔,孔孔相联,好似银线串珍珠,不敢说美妙绝伦,也堪称佳作。”不过当时也确实耗费了不少功夫,石头全靠石匠们一块一块抬到工地,没有脚手架就用垒土、搭树木代替;没有仪器,师傅们只能靠吊细麻绳来掌握垂直,每砌一两米,就要站到远处用细麻绳吊视,尽量避免误差。

石匠们抬着石头,颤颤巍巍地走在树木搭建的厢架上,胆子小的,或一些学徒根本不敢上,每抬一块石头,每砌一块石头大家都小心翼翼,既要保证安全也要保证质量,稍有差错,损失将难以估量。特别是在卷拱的关键时期,石匠李师傅同几位骨干石匠吃住都在工地上,大家怀着满腔热情,凭着决心改变环境,不再看天吃饭的艰苦奋斗精神,完成了桥梁的修建工作。

这座渡桥发挥着北水南送,春播夏灌的作用,让渠水哗哗流淌,保证了粮食丰收,改善了人们的出行条件,为龙奉村人立下了不小的功劳。进入二十一世纪,由于耕作模式发生变化,村里修建起了四通八达的公路,这座渡桥暂时歇息了下来。不过,大家并未忘记它曾经的贡献,每当看到它就会想起当年的情景。

除了这些,在当地,还有杨家坝大桥,不仅让两岸群众不再乘渡船过河,还以别致的斜拉式建造,全身安装了五彩缤纷的灯光,成为当地群众观赏夜景的好去处;新场麻柳村码子江富贵桥,为很久以前修建的桥,是威远少见的古桥;越溪镇的龙滩桥,桥墩由6块巨石组成,桥面为巨型条石铺筑,建造特别;东联镇的牯牛桥,全条石构造,为村里人过河提供了便利……

这些桥梁,不论现在是否还在通车行人,都曾为人们出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以自身的风采装点、美化了故乡。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