拎出幸福感的“菜篮子”穿上新衣好过年喜迎新春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3798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2-02

拎出幸福感的“菜篮子”

唐兆权文/图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菜市场,是城镇居民日常生活的供应站,农副产品的集散地。关系着城乡群众菜、米、油、盐、酱、醋、茶的大事,它的作用不言而喻。上世纪50年代初的威远县,全县只有奉龙、新场、越溪等7个区所在地和连界、向家岭、李家场、木瓜寺等13个人口密集的乡镇才有菜市场。

多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菜市场顺应形式,或是从无到有,或是改头换面,都进行了相应的提档升级。到1986年,威远全县已发展到44个菜市场,这些菜市场凡是菜、禽蛋、肉、粮等农副产品均有售卖,后来甚至连针织、日用品等也进入了市场。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一个个菜市场,满载着一代又一代威远人的生活记忆。

1983年的露天菜市场

上世纪80年代初的地摊市场2000年新场的路边菜市场

升级后的市场干鲜售卖区

升级后的席草田市场蔬菜售卖区

菜贩“卖菜难”

位于威远县城的席草田农贸市场,历史悠久。双河镇的黄明友,20来岁时就开始到席草田市场卖菜。那时没有专门的市场和摊位,为了找一个角落放菜筐,早上4时许就起床准备、挑菜出发。有一天大约7时就到了市场,刚在一家店门口放下,店主就干涉起来:“别摆在我门口,要挡着我做生意。”当把菜挑起来到街边时,还没把菜担放下,又来了一个中年妇女打着招呼:“对不起哈,这是我长期摆的位置。”这天,黄明友挑着菜走了几条街都没找到放菜担的地方。转了大半天,一挑菜也没卖出一半,午饭没吃,便拖着沉重的脚步回了家。

他见卖菜难,便改做粉条卖。每天3时许就起床,为了避免零卖难找摊位,便批发给商贩。有一天黄明友走到途中的佛尔岩,因为天太黑,一不小心就摔倒在了两丈多高的坎下,幸好正摔在自己挑的粉条袋子上,虽然把粉条砸碎了一些,好在人没受伤。不过等他挑到街上,长期合作的商贩已经要了别人的粉条,黄明友又只好挑着粉条满街叫卖。做了几年后,发现太辛苦,便干脆外出打工去了。

席草田市场的李茂伟,20多岁开始卖猪肉。虽然自己找个地方搭了个简易的棚子,可仍然要经受日晒雨淋,风吹霜打。最为艰难的是,因经营“各自为战”,要自己到山上、乡下去买猪,买回来自己杀猪、卖猪肉。凡出门买猪,多半都是早上天不亮就出门,晚上点灯时分才回屋,按照他的话说,这叫“两头黑”。由于交通不便,先得把小货车或三轮车找好,等候在公路边上,自己到农民家买好猪,不好找人抬,也为了省成本,只能自己赶猪,常常累得上气不接下气,汗水开淌都赶不上公路。

有一年春节前两天,李茂伟在铺子湾镇黄石村买了两头猪,赶到途中,上面是路,下面是水田,尽管小心翼翼,结果有一头猪还是栽进了坎下的水田。夫妻俩拖、拽、打,拿菜叶引诱,费了一个多小时才总算把猪弄出了水田,猪和人都满身是泥。把猪赶到公路上,因为猪满是泥浆,根本抓不稳,只好花了20元钱请了两位过路的大爷帮忙拿绳子才将猪弄上了车。因为市场不规范,各人在一个地方卖肉,顾客要转到摊前合适才买,所以卖肉的时间长,销量不大,有时杀一头猪都卖不完。

镇西镇的关贵良,一直在做干鲜生意。过去,因为没有正规的市场,他进到了货,每天要从10多公里远的农村家里背到街上,牵一张塑料布摆地摊。热天,太阳晒得火辣辣的;冬天又冷得瑟瑟发抖,下午还得将剩余的货背回去。

有一次,刚摆上摊就突然刮来一股狂风,把花椒、八角、茴香等干鲜都吹翻了,散得满地都是。第二场,正要收摊,突然天降大雨,把干鲜浇了个透湿,那两场就赔了400多元。后来好不容易托熟人花钱在街上租了一块屋檐边,每场可以借主人的板凳、门板摆摊,收摊时把货物放在主人那里即可。只是还是得时时防着刮风下雨。

居民“买菜也难”

卖家难,买家也喊累。70多岁的常清宽,从开始自己在家做饭,买菜就习惯了去席草田市场。那个时候卖菜、卖肉、卖粮食、卖禽蛋等农产品的到处都是,加上街面又窄,每逢春节这样的长假期,人多,上街买菜走都走不通,价格也不规范。有一次他买了两把油菜,在半边街买的是5块钱一斤,转到河边街一问,却只要3块钱一斤。所以很多时候,常清宽不得不多转几个地方,买菜便成了一件辛苦事。有时家里事情多忙不过来,顾不上算菜价都只得买上就走,吃亏也没办法。

新店镇的宋佳良说起以前的农贸市场,直摇头:“最恼火的是买年货。”平时买一两样,买上就走,感觉还不是很明显,买年货是鸡鸭鱼肉菜等样样都得备齐。可是街上卖农产品的东一团西一处,在东边买了猪肉,又得转去西边买鸡鸭,再转到南边买芹菜、葱蒜。

“有一年,几个兄弟姐妹说要回家一起过年,我早上5点过就上街,还特别列了一张菜单,按照单子,上街走到下街,买肉买菜买糖果,走得腰酸背痛,一直到中午1点过才往回赶。走出3里多路时,突然发现还有花椒没买,转去买吧,一担箩筐满满的,挑着这么重的东西,来来回回不划算,不去买吧,没有这样佐料怎么做年饭,迟疑了几分钟,最后还是只好第二天一早又跑了一趟。”

龙会镇的倪善文对从前的菜市场印象最深的就是下雨天,雨稍微下得大一点,露天菜市场的人就不欢而散了,一些卖菜的人有准备的会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站在街沿下,一边躲雨,一边叫卖,一时间,街上的房檐下都挤着卖菜的摊贩。买菜的有人打着雨伞,伞撞伞人挤人,一片混乱。没带雨具的人只能看着雨淋。

“以前的菜市场是泥巴地坝,一下雨不一会儿地上就全是稀泥烂浆。那年女朋友登门,我穿着崭新的衣服,一大早就去赶场买菜,没带雨具,一场雨下来,没转两趟,不仅身上淋湿了,半截裤脚都是泥水。丈母娘看了那个惨样,有点瞧不上眼,好在女朋友通情达理,要不然那场婚事就吹了。”

改出“新颜值”提升“幸福感”

从1986年开始,县级相关部门开始对奉龙、回龙等市场进行改造。1992年以后,政府鼓励多种方式办市场,多渠道投资,更加速了市场的改造和发展。

龙会、新店、镇西等场镇的菜市场逐步改造成了规范的综合性农贸市场,到2023年威远全县90多个农贸市场已改造了70多个,有的建成了彩钢拱棚,有的建成了平房,新场镇的市场占地3000多平方米,虽然上面建了楼房,可底层全部用作了农贸市场。

县城的席草田农贸市场经过2次升级改造,占地面积达4837平方米。日用商品集中在二楼销售,底楼则为蔬菜等农副商品的销售区,既宽敞又规范。

不管哪种模式,都用砖、水泥贴瓷砖构筑了摊桌,摊桌高矮一致,横平竖直,间距标准,整齐划一,地面也全部进行了硬化。但凡农副产品都集中进入新建或改造的农贸市场,蔬菜、肉类、禽蛋等摊区分明,不再满街混杂、到处摆地摊。卖菜买菜也不再日晒雨淋。

双河镇的黄明友在外打了几年工,见家乡的市场修好了,便回来申请了一个摊位卖菜。他说,现在好了,不用再满街找缝隙放菜筐,更不用担心天气说变就变。“卖的菜品种类多达几十样,顾客不买这样会挑那样,总有一样适合,生意也更好做了。就像春节期间,最多的时候,一天能卖上千块钱,比以前高了两三倍。收摊也方便,甚至不用收摊,第二天稍作整理添上新鲜蔬菜就能继续卖。因为有固定摊位,除了自己种的菜,还可以批发别人的菜进行售卖。”

卖肉的老板李茂伟,在有了更加舒适整洁的农贸市场后,感到最高兴的是不用出门买猪,更不用自己杀猪,有专业的屠宰场,要卖多少肉或是屠宰场直接送来,或是自己去拉,周边有菜摊和其它农产品,顾客买菜顺便就买了肉,很方便。“逢年过节,卖得最多时高达七八头猪,比以前高两三倍。”

卖干鲜的关贵良,进入正规市场后,感觉最大的好处是不用再担心风把干鲜吹跑,不怕雨把干鲜淋湿,并且挨着卖猪肉的摊区,顾客买了猪肉顺便买干鲜,生意自然好了很多。“有时候需要离开一下,就请旁边的摊主帮照看摊位,一点不用担心!”

“现在买菜,一点儿也不费劲。”家住威远县城的常清宽说,卖肉、卖菜、卖水果的摊位都集中在一个大市场里,分了摊区,走熟了就清楚了什么产品在哪个位置,要买什么,直接过去,如果买的品种多,挨着转一圈就能将所需的菜品买齐。

新店镇的宋佳良,从市场改造升级后,他就再没一大早起来去赶过场,因菜品集中,不再需要从上街走到下街。他说:“因为摊区分明,就是过年也没那么拥挤,也不怕遇上小偷偷钱摸手机什么的。”

管理人员廖定衡对市场升级改造后的变化也深有体会。“买卖集中,秩序井然,不再用像过去一样满大街驱赶‘背篼、箩筐’。因为摊位固定,监管方便,环境卫生自然得以改善。”

市场在变,人们的生活在提高,幸福指数在上升。相信今后的农贸市场会变得越来越好,为我们过上更幸福的生活加油助力。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