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队买猪肉 资料图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活物资需要凭票购买。于是,国营商店里的售货员,便成了当时令人羡慕的职业之一。
当年,我生活在矿区,生活物资虽有保障,但也必须凭票供应。因为猪肉为人提供优质蛋白质,卖猪肉的售货员自然也成为了矿区的“红人”。矿上的国营肉店坐落在矿区偏僻一隅,是一片低矮潮湿的“干打垒”瓦房。那个年代,城镇居民每人每月半斤肉,而工矿企业职工家属每人每月一斤肉,凭票购买,但不能保证新鲜猪肉的供应。在新鲜猪肉供应“青黄不接”时,肉店就只能供应冰冻肉、盐腌肉,其中的滋味只有上了年纪的人才知道。
每逢周末,矿区的肉店不亚于今天的网红打卡地,不大的肉店内,人头攒动,十分热闹。大家手握肉票和钞票,凭借自己的力气、运气、人缘,高喊:“师傅、师傅,买三斤、买三斤!”如果师傅看你眼熟,或许还能买到一块膘厚肉多的好肉,全家就会像过节一样高兴。
在几个卖猪肉的师傅当中,有一名姓熊的师傅,面貌和善,人缘极好,终年穿着一身油浸发亮的劳保工作服。虽然卖猪肉的师傅总是一身油腻,但不管走到哪里,认识与不认识的人都对他们异常尊敬。在厂矿家属区里,哪家哪户能将师傅请到家里吃吃去做客,都会让周围的邻居们羡慕不已。
年近六旬的陈先生对当年购买猪肉时的情形,仍历历在目。他说:“买肉的窗口是半米高的石墙和石墙后面一块厚厚的、十分油腻的木案板组成,再后面就是悬挂的杆称与乌黑发亮的铁架。当木板门一扇扇地打开,就犹如一场精彩大幕戏的开始。肉店内虽然灯光昏暗,但铁架上七八块散发着诱人色泽的新鲜猪肉,在大家眼中还是那样光彩夺目,瞬间激发出人们的肾上激素。人群开始躁动、沸腾,男女老少高举着肉票和钱,开始争先恐后地往前挤。”
这时,卖猪肉的师傅们不慌不忙地穿上围腰,戴好袖套,拿起割肉的刀子,在圆挫上上下打磨。陈先生回忆说:“我那时个头小,趁大人们挤进挤出的空隙,很容易就从人群后面挤到了最前面,但也十分容易被大人们从前面带出人群,不得不从头再来。”
“好不容易挤到前面,我也高声呐喊:师傅!师傅!我买4斤、4斤!第一次去买肉,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挤进去,因为不知道猪肉的结构,买回来的猪肉是一块宝肋肉,骨多肉少,吃亏不小。邻居的小孩更倒霉,买回几斤‘槽头肉’。后来,我也有了经验,睁大眼睛认真观察猪肉的各个部位和特点,几次下来就完全搞清楚了猪哪个部位的骨头少、肥肉少、哪个部位的瘦肉多,适合做什么菜品等。那些年买肉积攒下来的经验让我受益匪浅,若干年后仍然记忆犹新。”
这一职业一直持续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农贸市场上开始出售不需要用肉票购买的猪肉,猪肉售卖员这一职业才渐渐淡出大家的视线,但它却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许多难忘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