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据网络
记者王旭
鸡鸣三省大桥、合江临港工业园区、合江县真龙柚现代农业园区……11月15日至17日,2022年“四川环保世纪行”采访团走进泸州,聚焦“依法守护美丽赤水河”,围绕赤水河流域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三省共治、企业污染治理、地方特色优势产业、禁渔禁捕等情况,充分反映赤水河流域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
为何关注这条河流?它究竟有何独特之处?发源于云南省昭通市的赤水河是长江一级支流,在四川省泸州市汇入长江,素有“美酒河”的美誉。它是长江上游唯一没有修建干流大坝、仍然保持着自然流态的大型一级支流,同时也是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江上游的重要支流和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有着特殊的区位优势和保护价值。
2021年5月,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赤水河流域共同保护的决定》和《四川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并于当年7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为守护赤水河清水绿岸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时隔一年多,赤水河流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采访团前往古蔺县金兰污水处理厂,现场参观了污水处理设施设备,详细了解了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和运行情况。
“古蔺县金兰污水处理厂投入1.39亿元进行建设,处理后的污水达到了国家一级A标,生活污水经收集处理后达标排放,能有效保护赤水河流域的水生态环境,也是古蔺县实施‘生态立县’的重要举措。”古蔺县金兰污水处理厂厂长黄锐介绍道。
赤水河流域(四川)现有县城污水处理厂2座、乡镇污水处理厂53座,配套污水管网706.54公里,实现流域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赤水河流域(四川)各乡镇也率先在全市范围内完成城镇雨污分流改造工作,基本解决了污水收集处理体系的“最先一公里”“中间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2座,设计处理能力达2100吨/日,目前,赤水河流域(四川)生活垃圾末端处理已从卫生填埋全面升级到焚烧发电。
随着一系列纲领性文件的出台实施,泸州市全方位推动赤水河流域小水电清理整改、禁渔禁捕、生态植被保护、矿山修复治理、非法码头整治等各项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工作。同时联合毗邻遵义市、毕节市、昭通市等地开展了10轮执法行动,共同推进跨界流域协同治理。
站在川滇黔三省交界处的鸡鸣三省大桥上,清澈的水面上偶见鱼儿跳跃,微风拂过,泛起潋滟波光,与两岸青山绿树浑然相映,焕发出盎然生机。
一江清水,两岸青山,述说着依法守护赤水河的动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