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光唤醒“正在逝去的记忆”“90后”工长 他为动车组安全运行保驾护航携一颗真心 洒一路星光选煤厂里 “兰花”分外香实干  员工可以自由地被多家公司聘用,对于“共享员工”你怎么看?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3866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5-08

用光唤醒“正在逝去的记忆”

记者邓霞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龚亮为患者诊治 受访者供图

他就像一名攀登者,纵使前路崎岖,蜿蜒绵长,找不到任何捷径,也能心揣一份毅力,迎难而上,只为唤醒患者“正在逝去的记忆”。

龚亮是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引进的博士,他在学生生涯就执着于阿尔兹海默病的研究。即便路途漫漫,仍步履坚定,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勇往直前,让早期阿尔兹海默病患者除了药物治疗以外,多了一种“唤醒认知”的手段。

每周的门诊,是龚亮最在意的时间。来到这里的患者和家属,无外乎都在寻找一个东西---记忆。

熟悉的街道变成了永远没有出口的迷宫,熟悉的家人被锁在记忆深处变成了陌生人……阿尔兹海默病患者像是在记忆中溺水的人,挣扎着、困顿着,不知道身边的人是谁,更无法确认自己是谁,独自忍受着黑暗中的无边痛苦。

“如果养一个孩子,你能看到孩子变得越来越好,从会走路、说话到上学、独立,你心里装的是希望,但照顾这样一个患者,你能看到的只是他变得越来越差。”龚亮说。

在临床目睹了阿尔兹海默病患者及其家人所受的折磨时,龚亮毅然决然选择阿尔兹海默病作为专业主攻方向。要知道,这个病到目前为止都没有能彻底治愈的药物和治疗手段,要想战胜它,注定是一场艰难的战役。

2007年,当时还是研究生的龚亮在借助纸笔测试的量表做阿尔兹海默病研究时,他发现:由于医生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主观判断、对量表的理解不一致等,很容易带来对患者脑评估结果的偏差。

所幸,脑功能影像学很快发展了起来,CT及核磁共振能够在量表的基础上更客观地评估脑功能状态,以脑部组织的衰减程度评估患者脑萎缩的情况。

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又接踵而至。脑功能影像学可以看到患者的脑萎缩情况,但一旦阿尔兹海默病患者出现了明确的脑萎缩,即意味着他已经处于晚期,几乎无法进行干预,而有些患者即使出现了严重的脑萎缩,也不存在认知障碍。这两者的矛盾,该如何解释?

带着疑问,他踏上了哈佛大学医学院的求学之旅,在那儿他接触到了精准医学。

“人体的大脑结构都相似,这点毋庸置疑,但是对于不同的人,脑功能分区发挥的作用都是一样的吗?这还真不一定。”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龚亮意识到用群体患者数据来解决个体的脑功能问题是行不通的,于是他将研究重点放在个体化脑功能调控上,这也成为他在阿尔兹海默病上取得突破的重要助力。

回国后,龚亮一边工作一边继续研究。终于,他执着了多年的阿尔兹海默病研究有了突破。

“既然每个人脑功能分区的作用不同,那就去找引起认知障碍的‘元凶’。”龚亮发现近红外线可以穿过颅骨,通过接收器查看脑组织代谢情况来判断个体脑功能状态,再借助脑功能成像技术找到与蓝斑靶点紧密连接的区域做神经调控,真正做到基于个体化治疗来对早期老年痴呆患者进行治疗。

这个方向,给龚亮带来了国家级新技术项目,也让早期阿尔兹海默病患者多了一种“唤醒认知”的方式。目前已有20余例患者接受了这种个体化治疗方式,其中10例患者的记忆力及情绪都有明显改善,其余患者的症状在半年随访中并未加重,只要坚持每月2次的治疗,就能保持当前较良好的认知状态。

但这一切,对龚亮来说,还不够,“阿尔兹海默病还没有被解决,精准医学理念还没有广泛应用……我不能停,也不敢停。”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