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山村读书会坚守23年的秘密60岁的他,在非洲推广中国杂交水稻四川多部门联合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三年提升行动项目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3868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5-10

60岁的他,在非洲推广中国杂交水稻

唐兆权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杨华德同布隆迪人民收获杂交稻 受访者供图

杨华德在威远县推广杂交稻

日前,《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盛典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来自内江市威远县的中国援布隆迪高级农业专家组组长杨华德当选。

《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杨华德的颁奖辞写道:“丝绸包裹的种子,来自中国,饱满飘香的稻谷,长在非洲。从一个项目,到一个产业,黄皮肤汉子的执著,让黑皮肤的兄弟理解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意。稻浪千重,路远情长。”

立志学农练本领

杨华德,内江市威远县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1964年,他出生在内江隆昌一个小山村,小时候看到父母和乡亲们辛苦一年都收不了多少粮食,以为每年的收成就是这样。那时候,家里装谷子的木柜子每年只能装半柜子,如果遇上天灾或病虫害,半柜子都没有。

他上初二那年,县农业局派了一位农业专家推广水稻新品种,对水稻进行技术革新,当年他家的谷子把柜子都装满了还有剩余。那一刻,他深切感受到了农业科技的巨大能量,他立志要学农技,提高粮食产量。

后来他考进了绵阳农业专科大学。学习和实践让杨华德懂得了一个道理---“沉甸甸的稻穗来自深扎于土壤的根,吸收养分供禾苗往上长,自己若要有成就,也必须深扎于农村农业农民这厚沃的‘土壤’中才行。”因此,1983年7月,从绵农大毕业后分到威远农业局,杨华德就将自己“扎进”了农田。他说:“从事农业必须脚沾泥土,头拂露珠,要不然将一事无成。”他整天跟着老农技专家奔走在田间地头,学习技术,积累经验,提高本领。

几年的实践经历让杨华德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不满足眼前成绩的他,又前往广西农学院农学系遗传育种专业继续深造。

1989年,杨华德学成归来,继续“三农”事业,潜心研究农业,从事杂交水稻的推广。为了让本县的蔬菜产量和效益得到大幅度提高,他于1989年在严陵镇承包土地种植蔬菜,既为农民种菜作榜样,也为总结提练新品种、新技术寻找依据。他的示范促进了当地蔬菜产量和品质大幅增长,为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2000年,他荣获“内江市十大杰出青年”称号,2001年荣获内江市委、市政府首届“优秀创业人才”表彰。

2015年得知有支援布隆迪的项目,杨华德主动申请进了专家组,并被推举、安排当了专家组组长,带领全组推广中国的优质杂交稻。

援助非洲功劳大

他们到达布隆迪后,语言不通,生活不习惯。可当看到当地水稻产量每亩不到100公斤,农民日子苦时,什么问题都已不是问题,如何尽快让这里的人们吃饱饭才是最大的问题。

当杨华德他们深入了解当地的水稻生产情况时,才发现,不仅水稻品种不行,耕作技术落后,病害还严重,水稻生长期只有120到130天,而中国的“川香优506”等杂交稻品种在四川生长期要150天左右,并且当地农民没见识过中国的杂交稻,根本不相信能高产,态度并不积极。客观条件的差异,让杨华德一行感到了在布隆迪推广中国杂交水稻的阻力。

他们通过做工作,林格四村一户村民总算答应了让他们作试点。在育秧方式上,他们尝试改用旱育秧;在栽插方面,调整行窝距,选用适宜规格;管理上探索稻田的最佳关水深度,以之调节温度;采用物理和群控方式防治稻瘟病之类的病虫害。

每一个环节杨华德都亲力亲为,以毕生所学创高产,赢得当地村民的信任。一番苦干,终如所愿,当年水稻亩产就超过了600公斤,比当地产量高出了几倍。当地农民把他们看作是魔术师,在同样的田里一下“变”出了这么多稻谷。这一成功,使中国的杂交水稻在布隆迪试点面积从1公顷逐渐扩大到了48公顷,种植户增加到了100多户。

可是布隆迪有1000多万人口,仅有100多户种植远远不够。为了适应更大面积推广,杨华德建议当地政府挑选一批优秀人才交给他们培训。每天下田种水稻、培训杂交水稻技术员,一季收了接着种二季,专家组每个人的手都变得粗糙并裂了口。不过,很快就培养出了48名布隆迪本土专家,他们心里非常高兴。布隆迪的农民说:“深入田间地头,总和农民在一起,这就是我们对中国专家的印象。”

因为当地农民很穷,没有资金投入杂交水稻种植。可买种子、肥料甚至必须的农具得要钱,否则杂交水稻没法迅速推广。杨华德在中国政府和当地政府、爱心人士的支持下,建立了“杂交水稻推广基金”。实行投入产出,再投入再产出循环利用,决不允许基金流失分毫。在该基金的助力下,杂交水稻的推广进程得到了有效的加速。

进入布隆迪,专家组成员很少回家,甚至就连春节都在忙工作,大家每天不停地在田间地头和农户家里作宣传、培训技术、收集资料、记录数据……2017年,杨华德的儿子结婚,他只能跟儿子说一声:“对不起,实在脱不开身亲临婚礼祝贺,请你相信,虽然缺席了你的婚礼,可对你和家人的爱永远不会缺失。”

几年时间,布隆迪土地上的中国杂交稻就从最开始的一个村的一户村民试点示范,增加到了14个省的36个村示范。试点村平均每公顷水稻产量达到了10吨,超出当地品种产量数倍,并创造了每公顷收获13.86吨水稻的非洲水稻高产纪录。每逢丰收,当地农民都要举行特别的仪式庆祝。

坚守国外助脱贫

本来第一届援助期满后杨华德就可以回国,可他觉得一切才刚刚起步,不太放心,便申请留了下来,不懈地为解决布隆迪人民吃饭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

援助布隆迪9年来,专家组不仅得到了中国政府表扬,更得到了布隆迪国家和人民的称赞。布隆迪总统在主持“2020年世界粮食日”活动中对专家组称赞道:“你们毫无保留地传播中国先进技术和经验,培养农业人才,为布隆迪粮食增产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杨华德先后两次获布隆迪环境与农牧业部的“突出贡献”奖。2022年,布隆迪总统授予杨华德“国家功勋成就奖”。

布隆迪合作经济发展署的署长恩达伊克基特别给自己的女儿取了一个中国式的杨姓名字,既是感谢杨华德一行专家组,也是要让后辈都记住专家组的这位杨华德组长。他说:“看到我的家庭、我的国家的变化,我非常感谢中国专家组这位好榜样。”

布隆迪一位名叫夏尔的青年农民,以前他的田里的水稻产量亩产仅100来公斤,生活非常艰苦。种植中国的杂交水稻后,亩产量超过了750公斤,他盖起了楼房,娶了妻,还开办了大米加工厂,自己有了事业,也为当地几名农民创造了就业机会。他说:“以前做梦都没想到会过上现在这样的好日子,这些全靠杨华德和中国的专家们,感谢你们,感谢中国。”

接受中外记者采访时,记者问杨华德:“你们这么艰苦努力得到了什么?”杨华德说:“我们通过推广中国杂交稻,让布隆迪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增加了中国援助在世界的影响力,心里有一种自豪感,这就是我们最大收获。”

今年他的第二届援助期满,也到了退休年龄,可他还不打算回家。杨华德表示,还要继续援助工作,以最大努力为更多人解决粮食和脱贫问题,塑造好中国援助典型。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