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CCTV-1《简牍探中华》第五期播出。节目聚焦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出土的“天回医简”,将这些医学竹简的故事,通过实景戏剧的方式进行演绎,串联起医简背后的历史与深意,让“天回医简”再次走入人们的视线。
《竹续文明:天回医简与药用植物科普展》现场
天回医简彩色影像 资料图
髹漆经脉人像
天回医简出土
《简牍探中华》节目以实景戏剧方式介绍天回医简
作为2024成都世园会的关联活动之一,5月9日,“竹续文明:天回医简与药用植物科普展”在成都市植物园拉开帷幕。这个设立在距离“天回医简”考古发掘地不到10分钟车程的展览,首次以跨考古学、中医药学、植物学三个学科的视角和维度,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面向大众系统地呈现出重要考古发现“天回医简”及相关药用植物的历史作用和当代价值。
在辽阔的中华大地上,无数文化瑰宝熠熠生辉,“天回医简”不仅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鲜活生动的历史见证。让我们跟随此次展览的脉络,一起去探寻关于“天回医简”的前世今生。
考古成果在文物出土地首次展出
2012年在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老官山汉墓出土的930支竹制医简,经过十多年的修复、还原、研究,目前已整理出2万余字内容,还原为8部医书。该考古成果被命名为“天回医简”,是国内迄今为止发现的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整,最具学术价值的古代医学文献,有力地证明了2000多年前的中国医学已经具有较完整的理论与临床体系。
作为“天回医简”相关考古成果在文物出土地天回镇的首次展出,此次展览共分为“序厅”“片羽重现”“抽丝剥‘简’”“药香永恒”“结语”5个单元,涉及5件文物仿制品、100余种药材、20种活体药用植物、20个互动装置、相关书籍及影像资料。较完整地展示了医简中记载的药材,并结合活体药用植物和使用生成式AI技术,辅助“天回医简”科普展陈和图像内容创作。从考古发现、保护和研究过程、“天回医简”的价值、中医药早期发展历史、药用植物和药植园溯源等方面,多维度地展示了“天回医简”和药用植物的魅力。
“天回医简作为早于《黄帝内经》两百余年的医学经典,其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重如千钧。然而对天回医简的宣传方兴未艾、任重道远,本次展览将致力于从科普路径来扩大天回医简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众知晓度。”成都市植物园相关负责人表示,“人,是科普传播中最重要的一环,只有让受众精准认知天回医简的重大意义,方能引导其自觉成为传播使者, 不断扩大天回医简及相关成果传播的时空范围。”
记者了解到,此次“竹续文明:天回医简与药用植物科普展”将持续至12月30日,展览期间,主办方还将开展植趣手工坊、中医养身知识普及、中医义诊、中医药适宜技术体验等活动,为探索和传播文博知识提供平台,切实助力考古成果共享。
时隔千年重见天日
位于成都北郊的金牛区天回镇,地铁3号线从地下穿城而过,十字路口的军区总医院站如今人来人往。12年前,在这里的地铁施工工地内,一处古墓葬群被意外发现。
这个后来以当地俗称“老官山”命名的西汉墓葬,先后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包括迄今为止我国唯一完整的西汉蜀锦织机模型、第一次大批出土的西汉漆木器等。而更让史学界和中医学界关注的,是老官山3号墓中出土的900多支竹简,这是四川地区竹简类文物的首次发现,其中散失已久的扁鹊学派医学经典是中华医学史上的重要篇章。
2012年,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与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组成联合考古队,针对老官山汉墓疑似竹简的堆积物,采取了一次性整体提取,运回实验室后再清理、鉴别的工作方案。
“拿到实验室以后,我们首先就要判断它是不是简,所以先从它最表面,轻轻地抽一枚出来,放到盘子里面,用水浸泡以后,把它稍稍做了清洗,再用药水进行显色处理,发现上面有文字,那个时候大家都非常兴奋。”据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保中心主任肖嶙回忆,成都天回镇老官山汉墓竹简出土后,通过初步释读,研究者发现,其内容包含许多医学术语, 应是古代医学著作,后来它被命名为“天回医简”。
2014年10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国家文物局共同立项,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等四家单位联合成立“天回医简”整理组,开启了对这批珍贵医简的系统性整理和研究。
修复整理延续生命
与《黄帝内经》等早已编撰成书,历经数百年的传世医学经典不同,“天回医简”距今已有2000余年,传播中断,未经后人之手,简书内容仍十分原始真实,对每一个字的确认都极费功夫。研究人员用了3年时间,解决了竹简编联、释文等重难点问题。经整理拼接后,得到930支医简。其上用篆隶、古隶及隶书书写的文字共计2万余个。
此后,医简被整理为 《脉书·上经》《脉书·下经》《逆顺五色脉臧验精神》《犮理》《刺数》《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经脉》《疗马书》等8部医书,涉及经脉、脏腑、腧穴、刺法以及治疗马病等,更有沿用至今的多个古方药,构成了系统的医学体系。
从春秋时期开始,不断有名医被冠以“扁鹊”之名,《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的扁鹊最为人所熟知。他医术高超,由其总结出的“色脉合参诊法”被后世发展为“望、闻、问、切”中医四诊。“天回医简”中关于“五色脉诊”的内容,正是扁鹊医学的突出标志。
2000多年前中医已有较完整的临床诊断体系,2000多年前的医书今天还有用吗?答案是肯定的。比如《治六十病和齐汤法》一书,当中所述的100多个医方,表明汉代已经用上了“中药复方”。其中绝大多数药物配伍仍为现代医家沿用。
另外,与“天回医简”一同出土的完整髹漆经脉人像,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经穴人体医学模型。与墓葬出土经脉医书相对照,对研究中华医学经脉针灸理论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专家介绍,“天回医简”中还存在较多战国至秦汉时期山东地区“齐语”的特征,学界由此推断“天回医简”很有可能成书并抄录于齐,西汉文帝以后才流传至四川。因此,“天回医简”的“破译”,也成为2000多年前蜀地与齐鲁地区医学交流的有力证明。
科技赋能焕发新活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化也在古籍文物的保护、传承和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8年,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等单位工作的基础上,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首次以“天回医简”为代表,开展出土医学简牍的数字化整理。
历经数年努力,成都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刘毅、“天回医简”整理组组长柳长华在CCTV-1播出的《简牍探中华》节目中,首次发布了“天回医简”数据库的最新研究成果。本次数据库的建立,基于矢量摹绘技术加入了全文阅览、图文对照、智能化检索、自动切分等特色功能,让千年简牍“活起来”,也使简牍研究更加具象可感。
而就在去年,考古发掘11年后,这批出土的医简得以整理、识读,由文物出版社正式出版。一次性公布了与医学相关的全部资料,包括竹简的红外扫描图像、髹漆经脉人像的高清影像、可见光彩色图像、释文、注释等内容。据《天回医简》主编、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特聘院长柳长华介绍,《天回医简》的整理出版以及医药文物的发现,为研究早期中国医学的历史提供了新史料,也将为当代中国医学研究和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这也意味着,沉睡于地下2000余年的“天回医简”,将在现代社会重焕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