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续文明 穿越千年走进“天回医简”童年的米炮筒中学里的“微生物学习小组”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3874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5-17

童年的米炮筒

杨靖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儿时的美味---米炮筒 资料图

有多久没吃过米炮筒了?不记得。如果不是在菜市场门口突然撞见它,我都快忘记它的存在了。

我的童年是在山里度过的,那些年,除非逢年过节或者婚丧嫁娶,其余时间要想吃点零食是很难得的事情。只有一样例外,那就是米炮筒。

因其原料普通,物美价廉,成为了大人小孩争相追捧的小零食。米,顾名思义,是用大米制作的。炮,在老家指的是蓬松的意思。筒,即外形状如筒子的模样。别看它貌不惊人,只要尝上一小口,你就会被它的味道折服。

那时候,只要听到拖拉机翻过垭口的声音,村庄就开始沸腾起来。“打米炮筒啰!打米炮筒啰!”呼喊声此起彼伏,传遍了整个村庄,很是热闹。山上劈柴的人放下了柴刀,地里耙土的人扔下了锄头,堰塘里洗衣服的人停下了手上的动作,还有田野里撒欢的孩子,全都疯一样地拔腿就往家里跑。

乡亲们就像飞出来的鸽子,急着赶回家。乡亲们从米仓或者米缸里,打几瓢当年的新鲜大米,装进一条偌大的蛇皮口袋,再钻进厨房,盛一小碗白砂糖。家里没白砂糖的人,或是吃完了没来得及买的人,则敲响了邻居家的门,看看能不能借一些糖,然后,争先恐后地朝着公共院坝跑去,就为了做第一个打米炮筒的幸运儿。

老人们常说,谁要是吃上第一口米炮筒,那他一定是被上天眷顾的宠儿。有脑瓜子机灵的家庭,选择了分工合作。小孩儿先去院坝排好队,男人钻进米仓装大米,女人找糖或到邻居家借点糖,或是回里屋揣上三五元零钱。毕竟,打米炮筒是要给钱的,但是不多,通常打上一口袋也不过一元钱。那时候,农村人虽不算太富裕,又注重节俭,可是一碰到米炮筒,就通通变得“慷慨”起来。管它一元还是两元,辛苦了一整年,先吃上一口米炮筒再说。

米炮筒的制作过程非常简单。把大米和白砂糖一起装进吹碾机的漏斗里,通过发动机器把大米碾碎,慢慢地,伴着些许白烟,米炮筒就从小孔钻出来,又长又圆,类似一根削了皮的山药棍,只不过中间是空心的。机器不停地运作,米炮筒不停地往外钻,米炮筒师傅一节一节地折断,全都装进了蛇皮口袋里。

装满一口袋,就赶紧勒紧袋口,防止它们与空气过多接触,发潮变软就不好吃了。小孩子最是嘴馋,趁机抓一根先吃起来,脆香脆香的,还带着一丝甜味,入口难忘。也有心急的,米炮筒刚钻出小孔,就伸手去抓,可是刚出来的米炮筒还是软软的,一抓就变了形,惹得周围的大人大笑起来,逗起了小孩儿,“看,心急哇!把米炮筒都吓瘪了。”此话一出,笑声挤满院坝,把小孩儿的脸羞红了,就连竹林里睡觉的斑鸠也都扑棱翅膀,飞出了鸟巢,盘旋在院坝上空,凑起了热闹。偶有几只斑鸠落在院坝里,啄食小孩儿嘴角遗落的米炮筒。

总有一些味道,最是质朴,又最是无可替代。记得小时候,喜欢把米炮筒掰成几截,套在手指上玩儿,张牙舞爪地围着院坝追逐打闹。跑饿了,就吃了一截“手指”。跑累了,就爬上稻草堆看天空高远,看斑鸠停在榆树上,看大人们在院坝里忙活,看夕阳把村庄染得昏黄。直到日落山头不见了太阳,直到吹碾机停止了轰隆的声响。岁岁年年,如此反复,米炮筒伴我成长,在童年时光里发酵出一丝醇香。多年过后,一看到它,就止不住分泌唾液,把童年的味道反复回想。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