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所高校相继呼吁学生诚信跑步的新闻,引发社会关注。为了查处部分学生利用外挂软件假跑、骑车代跑、找人替跑等作弊行为,一些学校在跑步APP后台开启了行为不规范检测系统,一旦发现必将严肃处理。
2014年6月,为切实提高高校学生健康水平,从根本上扭转下降趋势,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800米(女生)、1000米(男生)等都是必测项目,如不合格无法拿到毕业证。随后,各级政府推出系列加强学生群体身体素质的办法,各高校制定相应体能训练规定,包括“跑步打卡”等措施先后推出。这些措施的效果怎么样?笔者搜索“高校跑步APP”这个词组,发现类似的讨论,竟然已经在网络上持续了10年。
显而易见,当代大学生的整体体能素质的确有待提升,重视大学生体育锻炼意义重大,采取一定的强制措施确有必要,但是,这一定要以牺牲科学合理和人文关怀为代价么?
在众多体育项目中,跑步比较适合大多数学生,但并不是适合所有学生。如果一所学校运用跑步APP数据这把尺子,测验全体大学生的体育成绩,老师在操作上确实简单方便了,但是却成了忽视学生个体差异的“一刀切”。
“牛不喝水强摁头”,不少学生不买这个账,他们的应对之策也五花八门,出现了外挂软件假跑、骑车晃手机代跑、多部手机接力跑、花钱请人替跑、破解软件改分等作弊行为,这样的“猫鼠游戏”长达10年。
学生的身体禀赋千差万别,运动习惯千差万别。学校推广课外锻炼的目的,应当创造青春活力的运动环境,让学生能够有一定的选择余地。学校的跑步APP采用GPS定位系统或震颤感应进行记录和分析,与其在升级系统、常打补丁、防止作弊上“严防死守”,不如给大学生提供更多运动场地和锻炼器材,让他们自由选择喜爱的运动方式,逐渐养成自主运动、科学运动的良好习惯。
大学的可贵之处在于兼容并包。期盼各学校探索创新设置差异化的大学生锻炼标准,少些强制措施,多些方法策略,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受益终身的运动方式,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