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会见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代表习近平同埃及总统塞西会谈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全国职工工间操展演暨太极拳交流大赛将在承德举办年内实现市县两级道路运输行业工会联合会全覆盖省总工会开展2023年本级绩效评价及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调研四川省工伤预防宣传体验活动在蓉举行物探先锋 以科技之力开启油气勘探新篇章九寨沟供电服务站发电量突破两万千瓦时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3885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5-30

物探先锋 以科技之力开启油气勘探新篇章

——记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康

记者张杨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陈康在表彰会上  受访者供图


他深耕地球物理勘探开发领域十余年,获国家级科技奖1项、省部级奖9项、厅局级奖6项;获得发明专利12项,登记软件著作权9项,发表SCI等期刊论文56篇,参与撰写专著1部。

他秉承“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理念,以“科技创新支撑高效勘探开发”的使命感,将地球物理团队紧密凝聚在一起,解决油气增储上产的关键物探技术难题。他,就是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党支部副书记陈康。

2013年,陈康从高校毕业,进入勘研院成为科研一线的解释员。那时,高石1井DY组勘探获重大突破,但是高磨地区DY组小尺度缝洞地震预测等问题一直没有解决,难以支撑“台缘带”高效勘探开发。面对这超高难度的研究任务,作为DY组科研项目长的陈康没有退缩。

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陈康和团队一并深入分析地震波在缝洞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回家的路上、加班的夜晚,他时刻思考着解决方法,笔记本记录了无数次的推算公式。非计算机专业出身的他,还自学了两万余行编程,和团队开展上百组模型对比,历经无数挑战和困难,终于破解了小尺度缝洞地震波场的密码,形成一套小尺度缝洞散射波动理论成像技术体系,让深埋地下5000多米的高磨DY组气藏揭开神秘的面纱。

这些成果支撑DY组90余口井位的部署,支撑了国内首个小尺度缝洞型气藏的高效勘探开发。他和团队集成公司首套物探软件《地震模拟分析系统》,软件技术创效100万元,实现地球物理省部级奖项“双零突破”,公司地球物理技术开始走向自主创新发展道路。

2019年,陈康任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面对的不再只是DY组,他开始思索如何带领团队解决其它重点领域的“卡脖子”技术难题。

彼时正值四川盆地勘探开发对象逐步由构造气藏向岩性地层气藏转变,岩性地质体隐蔽性强,导致目标体总是“看不到、找不准、打不好”。面对难题,陈康顶住压力,主动挂帅,他同团队成员“挖掘”地震波基础信号,发现了“叠前道集信号”在解决含气性难题中的关键作用,创新性提出“纵横波联合属性”、发明“球面波振幅随偏移距变化道集算法”等,让上千平方公里隐蔽含气河道“重见光明”。

这一系列创新成果不仅支撑了沙溪庙组、茅口组等多个隐蔽岩性气藏百余口井位的部署,也吹响了深挖“地震五大信息”、攻克四川盆地复杂岩性勘探难题的号角,为支撑公司跨越400亿作出了贡献,也助推了四川盆地地震勘探全面“从叠后走向叠前、从纵波走向多波”的全面进步。

在一线科研领域耕耘多年,陈康深知团队力量对于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如今,作为所长和支部副书记,他一直致力于构建一支富有创新精神的“物探铁军”。陈康总是说:“要对自己严格要求,给团队明确的前进方向,为每一位员工创造成长和发展的机遇。”

自投身科研以来,陈康始终坚守在科研一线,承担国家“十三五”重大科技专项专题、股份公司物探攻关等科研项目共计20余项,与团队一并支撑重点领域200余口井位部署、万亿储量提交和十余个方案编制。

在他的带领下,团队提交80多件专利申请,发表了200多篇学术论文,荣获30多项高级奖项,2名青年入选自然资源部青年科技后备人才和集团公司首届青年科技人才。团队创新形成“隐蔽岩性气藏高精度储层预测技术”等多项特色技术,荣获中国专利奖和集团公司技术发明一等奖,显著提升了公司物探技术的行业影响力和竞争力。

陈康说:“荣誉就是号角,在接下来的科研征程中,我和团队将不断攀登地球物理创新技术的高峰,持续在油气勘探突破中勇担先锋,用智慧和汗水为国家的能源安全贡献应有的力量!”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